Skip to main content

妇女

回顾25年来为妇女权利采取的行动

2020年3月6日

20-Beijing_25

尽管25年前《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的通过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警告说,现在“不是自满的时候”。

 

巴切莱特在日内瓦举行的人权理事会高级别小组会议上发言,回顾过去25年在为妇女实现平等权利方面取得的进展。

她指出,除其他进展外,目前有140多个国家的宪法保障性别平等,还有10个国家颁布了关于性骚扰的法律。此外,从事有偿工作的妇女比例有所增加,各国掌握的关于暴力侵害妇女行为的数据也大幅增加。

但是,巴切莱特发出警告,出现倒退的危险日渐上升。她说:“数百年来的歧视所滋生的那些反对性别平等的论调,再次卷土重来。换言之,我们必须抵制一切挑战,捍卫我们来之不易的信念:妇女权利就是人权,具有普遍性和不可分割性;而且属于所有妇女,具有充分自由的多样性。 ”

北京会议制定标准

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副主席班达纳·拉纳(Bandana Rana)1995年作为一名年轻的尼泊尔记者参加了第四次妇女问题会议,被“集体运动的欢欣和力量”所折服,而这场运动也改变了她的生活。她心中涌起强烈的渴望,要保护那些受到剥削和歧视的妇女和女童,而且一直勇往直前。

拉纳说:“《北京行动纲要》开辟了新的天地,在我倡导性别平等与和平的过程中一直担当着坚实的指导框架,在25年后的今天,对于保护人权和性别平等甚至具有更大的意义。”

拉纳指出,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的建设性对话和建议有助于各国衡量自己的进展,通过这一机制,她见证了《北京宣言》的承诺与实地发生的变化之间是如何紧密相连。

她指出:“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正通过其立法框架,帮助会员国加强能力、负起责任,建设一个没有暴力、成见和陈规定型观念、没有童婚、同工同酬、人人享有持久和平与安全的世界。”

她还指出:“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机构并为妇女分配足够的资源以实现其权利。我们需要倾听妇女和年轻女孩的声音。妇女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的不同需求都必须得到解决。”

投身“战场”,为争取妇女平等而斗争

人权和性别平等专家马加利斯·阿罗查·多明戈(Magalys Arocha Dominguez)将北京会议及其协议描述为“战场”。

阿罗查·多明戈说:“ 经济资源、性权利和生殖权利、武装冲突,这几个问题被最落后和最反动的势力所绑架。在压力和威胁之下,大会围绕着性别、性和家庭多样性及其他概念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25年过去了,阿罗查·多明戈在日内瓦呼吁制定更多战略并采取更多行动,消除有害习俗和男性至上主义,以及为一切歧视和暴力侵害妇女行为及妇女自身的区别对待奠定基础的性别歧视定型观念。

她还指出:“妇女的平等不可能孤立实现;需要经过社会内部的结构变革。”

妇女署执行主任菲姆齐莱·姆兰博-努卡(Phumzile Mlambo-Ngcuka)指出,如今女童入学人数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而且男女入学率的差距正在缩小。她还说,因为更多妇女能够获得孕产期保健,死于分娩的妇女人数在减少。但令她感到遗憾的是,妇女缺乏实质性的平等,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持续存在;生态崩溃令妇女站在环境运动的最前沿。

姆兰博-努卡宣布,她希望今年晚些时候在墨西哥和法国举办的世代平等论坛会产生六个行动联盟,在未来五年内为妇女和女童带来能够产生根本转变的具体结果。

2020年3月6日

20-Beijing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