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经过为期三年的政府间谈判,作为联合国历史上最广泛的协商进程之一,联合国的会员国于2015年9月25日通过并启动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这项为了“人类、地球、繁荣、和平和伙伴关系”而制定的新议程中列有17项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将在其后15年内对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全球和国家政策的方向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因此至关重要。《2030年议程》态度鲜明地提出以人权为基础,目标是反对不平等和歧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并对数据分类作出了坚定承诺。

议程承诺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并首先惠及落在最后的人。由于全世界的土著人民在大多数社会、经济和政治指标上仍然落后,因此应成为落实《2030年议程》的核心对象。由于土著人民在《2030年议程》协商进程中积极参与,《议程》中六次提到土著人民,其中三次是在政治宣言中,两次是在关于零饥饿的目标2(具体目标2.3)和关于教育的目标4(具体目标4.5)中,还有一次次是在呼吁土著人民参与的后续与审议部分。

除了直接提及土著人民外,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相关的具体目标都与土著人民有关。此外,衡量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进展的全球指标框架包括两项直接提及土著人民的指标(指标2.3.2和4.5.1)和若干与土著人民有关的其他指标,特别是关于土地权的指标1.4.2和5.a.1。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