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环境

专家表示,水资源危机“对人权具有重大影响”

2021年3月15日

圣河恒河(Ganga)沿岸完全被垃圾所污染的景象(摄影:Dipayan Bose/SOPA Images/Sipa USA)

 

联合国人权与环境问题专家戴维·博伊德在瑞士日内瓦向人权理事会提交最新报告时表示:“水是人类及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命脉。

然而,有20多亿人口无法获得经过安全处理的饮用水。超过40亿人无法使用安全运行的卫生设施。现如今,水资源短缺对30多亿人口造成影响。过去二十年中,四分之三的自然灾害与水相关,包括洪水、滑坡和其他极端天气事件。”

博伊德在报告中指出造成全球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及其后果,重点指出水污染、水短缺和与水相关的各项灾害对享有一系列人权的负面影响,这些人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水权、卫生权、食物权、健康环境权、适足生活水准权、发展权、文化权和儿童权利。

“80%的废水未经处理便排放到环境中,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海洋。水媒疾病每年在全球造成近200万例可预防的死亡,5岁以下儿童所受影响最为严重。”

博伊德进一步指出,全球水资源危机对弱势或边缘化群体造成了尤为严重的影响,妇女、土著人民、少数群体、难民、残疾人、老年人和生活贫困者均包括其中,同时这一影响因年龄、性别、贫困、残疾以及文化或族裔背景等因素而加剧。

他还表示,保护边缘化人群的权利也会使其能够为解决水资源问题做出巨大贡献,并指出妇女和土著人民是关键行为方,能够推动改善城乡家庭及当地社区使用、分配和管理水资源的方式。

然而,博伊德提醒各国负有保障安全和充足用水的首要义务,并呼吁各国采取基于权利的办法,处理水资源的分配、管理、养护、保护和恢复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特别报告员在报告中概述了各国为履行其人权义务应采取的七个关键步骤:评估水资源现状;考察相关法律并加强有关举措,确保将人权纳入有关水和废水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或修订与水有关的计划,纳入基于权利的方法;实施与水有关的计划,执行与水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评估进展情况;
建设人力、财政和机构能力;让公众,特别是妇女、青年和其他弱势和边缘化群体了解情况并参与进来。

博伊德的报告还强调了企业的责任,称企业是造成水污染、水过度使用和淡水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砍伐森林,在河流筑坝,开采、运输和燃烧化石燃料,从事工业化农业、密集型畜牧业、工业化渔业、时装和纺织业,大规模采矿以及将水和自然商品化。

他说:“企业将许多污染水、过度用水和破坏淡水生态系统的活动从高收入国家外包给低收入国家,利用这些国家环境标准较低或未获执行的情况并从中获益。”

“企业必须采取人权政策,进行人权尽职调查,建立透明和有效的申诉机制,纠正自身直接造成的侵犯人权行为,并在存在杠杆效应的情况下努力对其他行为体施加影响,促进尊重人权。”

博伊德还提出了环境权维护者包括清洁水倡导者的问题,他强调说,这些人仍然遭到谋杀、定罪和恐吓。他敦促各国采取更多措施保护这些人员。

博伊德还指出,归根到底,确保安全和充足的水资源对于保护广泛的人权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2021年3月15日

圣河恒河(Ganga)沿岸完全被垃圾所污染的景象(摄影:Dipayan Bose/SOPA Images/Sipa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