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打击奴役的斗争不应因大流行病而停下脚步

2020年12月2日

反奴役活动人士和2019年少数群体研究金方案学员卜拉希米·拉马丹。© 人权高专办

与一切形式的奴役作斗争因这场大流行病变得更加困难,但反奴役活动人士卜拉希米·拉马丹(Brahim Ramadhane)不会停止斗争。“我也是已摆脱奴隶身份者中的一员,所以要继续反对奴役,我将奉献毕生精力,投入到这场斗争中去”

反奴役活动人士卜拉希米·拉马丹表示,在毛里塔尼亚,曾经遭受过奴役的受害者身处困境,更因这场大流行病而每况愈下。

他说:“已摆脱奴隶身份者在各个领域都难以找到工作,尤其是女性,她们绝大多数都在街边的夜市兜售食品。”

拉马丹是反奴役活动人士,也是萨赫勒争取人权组织创始人,该组织致力于以教育为手段消除奴役行为。他表示,受封锁措施影响,他所在的非政府组织被迫关闭旗下的学校,也不能到各个村庄开展反奴役和反歧视的宣传活动。但他表示,封锁措施能未止非政府组织开展行动。

他说:“我们说服有关部门并开展活动,为受到影响的家庭提供援助。我们分发食品和饮用水,并为困难家庭的儿童开设在线课程。”

尽管全球已废除奴隶制,但奴役问题仍存在于世界上许多地方。“当代形式奴役”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包括强迫劳动、强迫婚姻、其他奴役和类似奴役的习俗以及贩运人口。其表现形式也包括债役,即有人受到欺骗,为了微薄的报酬或无偿地为他人工作,且无法掌控自己的债务情况。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在纪念废除奴隶制国际日的讲话中*指出,正因为这场大流行病,我们更要致力于为如今约四千多万身受奴役的人们争取自由。

她表示:“仍有人生下来便遭受奴役,只因父母或祖辈为奴。仍有人被视为财产。许多受害者在忍受多种形式奴役的同时,还遭受其他侵犯人权行为。2019冠状病毒病在全球造成的健康、经济和社会危机加大了这些风险。”

拉马丹是毛里塔尼亚的哈拉廷(Haratin)少数族裔,20岁之前一直身为奴隶。是教育帮助他踏上了通往自由之路。

他说:“上学后,我开始了解到奴役是不公平的,是对宗教错误解读造成的结果,学校使我获得自由。”

毛里塔尼亚是全世界最后废除奴隶制的国家,于1981年宣布奴隶制非法,但这一习俗在毛里塔尼亚的种姓社会中根深蒂固。哈拉廷人是该国最大的族裔群体之一,在全国许多地区仍被视为奴隶阶层。《2018年全球奴役指数》估计,全国410万总人口中,仍有9万人生活在当代形式的奴役之中。

拉马丹表示,与如此根深蒂固的制度作斗争从来都是一种挑战。数年前,他和其他活动人士前往毛里塔尼亚南部几个村庄宣传奴役的非法性,因此入狱18个月。他表示,恐惧和愚昧助长了迫害行为。

拉马丹说:“讨论奴役案件就如同反对政府,这也是我入狱的原因。”

拉马丹表示,教育是打击奴役行为的关键手段。迄今为止,他所在的基金会已为1500多名哈拉廷奴隶后代家庭的儿童,以及其他一些长期备受政府歧视的家庭中的儿童,提供了学校教育。

拉马丹表示,大流行病使他加倍努力与奴役和歧视行为作斗争。

他说:“依然十分重要的是,必须采取实际行动而非通过说教和谴责,与残余的奴役现象作斗争,特别是要消除其造成的长期后果;否则,我们便最终与那些政治团体毫无二致,只是在利用受害者,而不是为他们服务。”

2020年12月2日

反奴役活动人士和2019年少数群体研究金方案学员卜拉希米·拉马丹。© 人权高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