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种族主义

大民族主义剥夺了数以百万计人的公民权利——反种族主义专家

2018年7月5日

联合国种族主义问题特别报告员Tendayi Achiume表示,公民身份、国籍和移民身份往往是世界各地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先决条件。

Achiume在向人权理事会提交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千百万无证件者(亦称无国籍者)的困境。尽管已经在各自的国家生活了几代,甚至几个世纪,但他们还是被视为外国人。他们的困境往往是这种长期歧视而造成的。

Achiume指出:“因此,不足为奇的是,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世界上75%以上的无国籍者属于少数群体。"

专家提醒各国,所有个人都有权获得、改变和保留一国国籍;以种族、血统、民族或族裔为由将公民与非公民加以区分的歧视性公民身份、国籍、移民法律和政策,违反了国际人权法。

她进一步指出, 由于各国仍旧执行带有基于性别歧视的父权制法律, 一些国家的妇女无法将自己的国籍传给子女或非国民配偶。某些国家的妇女甚至会在与外籍配偶结婚后丧失其原有国籍。如果婚姻完结,她们则无法重新获得原籍。

Achiume指出, 不允许妇女转让国籍的隐含目的是阻止她们与特定的民族、宗教、种族或族群的成员结婚。她说:“通常,各国部署这种基于性别的歧视来保持民族、族裔和种族的“纯洁”观念。

联合国歧视妇女问题工作组曾表示,对妇女国籍的不平等待遇妨碍了诸如她们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平等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的能力、行动自由及其住房、保健和教育权利。

这些基于性别的歧视性法律的另一个结果是对千百万人、配偶和儿童造成影响, 这些人即没有公民身份也没有作为公民所享有的权利。

然而, 对于Achiume 来说, 公民身份和移民法中种族歧视的最明显驱动因素是根植于民族主义的偏见, 认为民族是“根据假定的血缘关系和种族来定义的”。这种意识形态再次吸引了许多民粹主义政治领导人。

这种意识形态再次吸引了许多民粹主义政治领导人。

过去,欧洲国家依仗民族主义将其殖民地的人口排除在有效公民身份之外。在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的犹太人和罗姆人成为目标,被以同样的理由排斥在公民身份之外。现如今, 移民往往因为种族纯洁和宗教、文化或语言保护的托辞,成了政治仇恨言论和不容忍行为的新目标(这类行为不仅仅伤及非公民)。

Achiume指出:“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将移民作为其民族认同核心的国家,已经进行诋毁和破坏移民形象的手段,对某些种族、宗教和民族群体造成了过份的影响。”

 “仇视伊斯兰教信仰者或反犹太人的大民族主义现象损害了穆斯林和犹太人的权利,不论公民身份如何……罗兴亚穆斯林的事例就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例子。”

专家强调, 1982年缅甸国籍法基于族裔歧视了罗兴亚人,并通过否认其国籍和人性,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无国籍人士。自2017年8月以来,由于缅甸境内针对他们的恐怖运动,数十万罗兴亚穆斯林在孟加拉国寻求庇护。

Achiume还谴责了在移民背景下对国籍的全面禁令—往往旨在排除特定的族裔、种族和宗教群体。

在2018年访问英国结束时,Achiume提到了非洲裔加勒比英国公民(通常被称为“Windrush一代”)因特雷莎 梅在担任内政大臣期间推出的“恶意环境”政策而不得不忍受的权利侵犯和侮辱。 这次访问的报告将于2019年6月提交人权理事会。

Achiume 还在她的报告中写道, 世界各国都以国家安全和反恐怖主义为借口, 剥夺国民的公民权。 在一些国家, 政客们散布误导信息, 将某些种族、民族和宗教团体描绘成对国家安全的固有威胁。

她补充道:“一些团体因为国家安全机制和焦虑而面临失去公民身份和移民身份的风险,而这些团体也因类似原因被系统地禁止入籍或规范化其身份。”

2018年7月5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