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种姓的阴影及其成见仍在侵犯人权的各方各面

2016年4月14日

联合国少数群体问题特别报告员里塔·伊扎克·恩迪亚耶(Rita Izsák-Ndiaye)表示,全世界至少有2.5亿人仅仅根据其出身或继承身份就面对着恐怖且侮辱人格的歧视。

伊扎克·恩迪亚耶所说的就是基于种姓的歧视。种姓指的是严格分层的社会制度,往往基于纯洁和污染的概念。在她考察种姓歧视的首份综合报告中,她表示,这一制度导致了严重的践踏人权现象。

“由此给受种姓影响群体带来的极端排斥和有辱人格行为导致一些个人与社区往往被剥夺、或严重限制享有那些最基本的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她说。

受种姓歧视影响人数最多的社区集中于南亚,特别是印度和尼泊尔,但这种歧视也可以在非洲、中东、太平洋地区和散居社区中发现。

报告描述了所谓“低等种姓”的人如何经常只限于从事某些职业,这些职业往往被其他人视为受到污染或低下,包括清理污物、打扫和处置死亡动物。它也聚焦于妇女和女童如何尤其容易受到种姓歧视。她们经常受到暴力,特别是性暴力、贩运和早婚/强迫婚姻。

伊扎克·恩迪亚耶表示,挑战种姓制度不平等与不公正的尝试往往会导致针对受种姓影响个人的暴力和对他们社区的报复。这种行动包括种姓间的婚姻,对土地和劳动权利的要求和对更多政治参与的呼吁。

“种姓的阴影及其成见会跟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她表示,“在许多社会,讨论这些做法就是禁忌。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法律和政治对策,还需要改变个人心态和地方社区集体良知的方法。”

报告列出了多条建议,包括在国家和地区层面提升意识的行动,调动公众和受影响社区反对种姓歧视的感情,以及国家人权机构对种姓歧视的监督。

“我希望我的报告能作为一项宣传工具,支持受到种姓影响的社区和其他人的行动,他们正不懈地致力于让种姓歧视成为历史。”她表示。

2016年4月14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