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奴隶制

“我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人样。”

2022年9月16日

照片描绘的人物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莫,均由受资助组织提供。©环太平洋基金会

莫(Mo)来自越南莱州省。年仅13岁时,她和姐姐受到欺骗,以为能去中国工作。但结果她们遭到贩运,成为奴隶。

由于和姐姐分开,又不会说中文,莫最终被卖给了一户家庭。她当时还是个孩子,却被迫和一个20岁的男子结婚,对方威胁她,如果试图逃跑就打断她的腿。

那是一个黑暗、可怕的时刻。我觉得自己活得没有人样。我掉进了一个深坑,没办法出来。

这户家庭从不给她钱养活自己。她开始学习中文,并说服家人允许她去背包制造厂工作。

The Compassion House project is funded by the UN Voluntary Trust Fund on Contemporary Forms of Slavery. Photos may or may not depict ‘Mo’ but have been provided by the grantee organization. Credit: © Pacific Links Foundation

联合国当代形式奴隶制问题信托基金为慈悲之家(Compassion House)项目提供资助。照片描绘的人物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莫,均由受资助组织提供。©环太平洋基金会

莫用自己挣的一点钱买了手机,并向中国警方报了警。警方将她护送到越南大使馆,她在大使馆的帮助下成功回国。

莫终于与母亲团聚,但邻居们却对她进行污名化,她遭到了社会的排斥。她不敢与外人说话。她还发现自己的姐姐也被迫和一名中国男子结婚,目前有一个年幼的孩子。

她表示:“有时候,我在田里干活干累了,我会低头看看大地,告诉自己,‘我不能像这样过下去’。我的人生一直是这样。我被不喜欢我的人批评。我必须改变。”

于是,莫向老街的“慈悲之家”求助,这是一个由环太平洋基金会运营的安全之家项目。

慈悲之家项目由联合国当代形式奴隶制问题信托基金提供资助。该基金由联合国人权办管理,向那些为实际受害者提供直接救济的组织提供赠款,由此帮助了数十万至今仍在受奴役的人。

Photos may or may not depict ‘Mo’ but have been provided by the grantee organization. Credit: © Pacific Links Foundation

照片描绘的人物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莫,均由受资助组织提供。©环太平洋基金会

一段转变的人生

莫在慈悲之家学习了越南语和必要的社交技能。这里的其他人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她。她最初学习的是裁缝,后来申请了河内的烹饪职业培训课程。

正如莫本人所说:“我现在的生活很好。我已经走出了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不会再回头看。如果不是慈悲之家的帮助,我不会坐在这里讲述我的故事。”

*为保护身份,姓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