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极端贫困

制定更好的政策能够打破贫困与不平等的循环

2020年10月16日

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造成众多后果,最突出的问题是全球陷入贫困的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世界银行估计,此次大流行病将使陷入贫困的人数增加1.76亿人。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表示,如果贫困人口增长,已经存在的系统性不平等现象和结构性歧视问题也会相应加剧。

她表示:“2019冠状病毒病使得被许多人忽视的不平等泛滥现象得到关注。不能再对此视而不见。我们不能再希望也不能再接受回到所谓的常态,这种常态导致我们的社会如此脆弱、不堪一击,不平等也不公正。”

巴切莱特在人权理事会社会论坛上发表了讲话。此次为期两天的活动在日内瓦举行,采取在线和现场两种形式,众多来自不同背景和地理区域的小组成员聚集一堂,讨论如何打破贫困与不平等间的循环,推进问责制。

艾滋病署执行主任温妮·拜安伊玛(Winnie Byanyima)表示:“医护服务是保持平等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失去这一手段,不平等现象则会加剧。”

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主旨小组讨论中,拜安伊玛提到拉丁美洲国家为例,这些国家在过去40年中通过提供广泛的医护服务成功降低了贫困率。拜安伊玛借鉴了处理艾滋病毒/艾滋病危机的经验教训,她认为,要解决全球健康危机,不仅要从医疗保健入手,还要立足于人权。

她表示:“必须通过落实所有人权来渡过健康危机,看看应对艾滋病毒时的状况。同性恋者站出来要求享有健康权、艾滋病毒感染者站出来要求享有其权利,直到此时,应对艾滋病的工作才发生改变。”

本次社会论坛以“贫困矩阵”为指导,“贫困矩阵”是一项研究相互关联的贫穷成因的方案,其中贫困成因包括环境和健康脆弱性、歧视、社会排斥以及系统性不公正等。该矩阵由联合国极端贫困与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奥利维耶·德许特(Olivier de Schutter)编制。他表示,矩阵将有助于加强问责制,“这样,任何行为方都不可能仅仅一味指责他人从而逃避自身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的义务和责任。”

“不平等急剧扩大”

两万亿美元。

巴黎经济学院世界不平等问题实验室联合主任卢卡斯·夏塞尔(Lucas Chancel)称,这一数字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亿万富翁们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积累的财富总和。数字表示他们的财富在短短几个月内增加了25%。

夏塞尔在主旨小组讨论发言时表示,即使在此次大流行病来袭之前,已经存在极大的财富差距:以财富计算,全球前1%人口占有的财富超过后50%人口所拥有财富的总和。环境冲击或流行病冲击等危机表明,许多社会几乎不具备抵御能力并可能造成“不平等急剧扩大”。

他提出:“那么我们应如何重新构建社会结构,使其在其他危机来临并造成冲击时更加富有韧性呢?”。他表示,正是通过制定和推行更好的政策,才能实现更广泛的平等。

露丝·曼诺拉马(Ruth Manorama)通过亲身经历清楚地知道,对于生活在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中的人们而言,政策是如何发挥影响,使其获得迈向更好生活的机会。社会活动人士和“正确生活方式奖”获得者曼诺拉马表示,政府采取了一些临时措施,如保留权利,该政策使某些低种姓成员能够进入更好的学校、获得更好的工作,这些措施帮助部分达利特实现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获得就业、教育和政治赋权,从而有助于其摆脱贫困。

曼诺拉马在主旨小组讨论中表示:“我是一名达利特妇女,但我能够通过上好的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和获得好工作来打破不平等和种姓贫困的束缚。这些都是基本诉求。如今必须要平等地对待所有人。”

将言语化为行动

中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志刚表示,精准数据一直是中国“扶贫先识贫”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一数据库不仅有助于识别贫困人口,也有助于明确其具体需要。

陈志刚表示:“这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代理高级代表费基塔莫埃洛拉·卡托阿·乌托伊卡马努(Fekitamoeloa Katoa Utoikamanu)表示,对于最脆弱的国家而言,此次大流行病已经抵消了这几十年来在贫困、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取得的进展。她表示,应对这一挑战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继续开展减缓气候变化的工作。

她表示:“我们不应以大流行病为借口,不再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如果我们无法保持势头,开展有力度的气候行动,就不可能以包容的、可持续的方式重建家园。”

主旨讨论小组的成员乌托伊卡马努还建议重组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和债务解决机制,支持对脆弱国家的一揽子刺激计划,并让民众参与克服由日益扩大的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带来的种种挑战。

她表示:“如果不寻求这种参与,我们将无法以可持续的方式向前迈进,这是我的一点点看法,因此,让我们齐心协力,将言语化为行动。”

2020年10月16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