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仇恨言论

就仇恨言论问题对防止灭绝种族罪行问题特别顾问阿达马·迪昂(Adama Dieng)的访问

2019年9月27日

2019年6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启动了《联合国消除仇恨言论战略和行动计划》。尊重人权,不带任何形式的歧视,是该战略的核心基础之一。在最近一次接受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采访时,联合国防止灭绝种族罪行问题特别顾问阿达马·迪昂谈到了如何反击日益严重的仇恨言论问题。

您正在领导联合国反击仇恨言论的新战略。我们将采取什么具体措施来“解决仇恨言论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它的根源到它对社会的影响”?

《联合国消除仇恨言论战略和行动计划》提出了13项承诺。这些承诺不只要在全球层面,也要在国家层面得到落实。这些承诺包括了广泛的行动,例如:

  • 增进对仇恨言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的了解和监测
  • 确定和制定方案,应对仇恨言论的动因和根源
  • 支持使用非常规和积极的叙事打击仇恨言论。

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要求会员国、民间社会、媒体、科技公司和其他相关的利益攸关方都要参与进来。这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关于仇恨言论的构成存在激烈的争论。但仇恨言论真的因为过于主观而难以被界定吗?您能提供仇恨言论的定义吗?打击仇恨言论却不危及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攻击的言论自由是不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要指出,仇恨言论没有国际法定义。仇恨的特征也存在争议。但是,联合国已经确定了对“仇恨言论”的工作定义,但这并不是国际法定义。在联合国,我们认为“仇恨言论”一词是指是基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身份,或者说基于其宗教、民族、国籍、种族、肤色、血统、性别或其他身份要素,任何在语言、文字或行为上攻击或使用贬义或歧视性语言的交流。“仇恨言论"扎根于不容忍和仇恨,也是其起因,在某些情况下,仇恨言论也可能是贬低和分裂的。

在联合国,我们还认为,意见和表达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永远不应该将仇恨言论和对这一自由的压制两者混淆。应对仇恨言论并不意味着限制或禁止意见和表达自由。这意味着要避免仇恨言论变成更加危险的事情,特别是国际法所禁止的煽动歧视、敌对和暴力行为,这是《战略和行动计划》中所列的承诺。

你们所见过的反对仇恨言论的最有效、最有力的社会动员形式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

社会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挺身而出反对仇恨言论及其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确保人们有能力应对仇恨言论及其所谋求实现的分裂目的。各国还有责任确保充分应用有关不歧视、包容和人权的政策和方案。其他行为者,例如媒体、宗教行为者和个人,都有责任为促进和平与包容的社会做出贡献。我们需要动员青年人并投资教育。我们需要坚定声明多样性是一种财富,而不是威胁。20世纪30年代,仇恨言论在欧洲兴起,当时人们并未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结果就是造成600万犹太人被杀害的大屠杀。我们也看到,在卢旺达,100天内就有近100万人因其民族而被杀害,仅仅因为他们是图西族。我们在缅甸又再次看到70多万名罗兴亚人因为他们所面临的暴力,不得不逃离他们的国家,在孟加拉国寻求庇护。这些极端暴力事件发生之前往往伴随着仇恨言论。

我们可以用哪些行动来打击仇恨言论?我们要如何更好地支持与仇恨言论抗争的人?

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在反击仇恨言论方面发挥作用。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通过互联网相互沟通。即使我们不是某个仇恨言论的目标,我们也需要参与到应对这些言论的努力中,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需要声援那些目标人群。我们需要确保任何遭受仇恨言论的人都能感受到支持。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增强这些受害者的声音。

我们还需要在世界各地各类学校的课程中纳入对人权和预防的重视。《消除仇恨言论战略和行动计划》其中的一项承诺是联合国将会召开关于“预防教育”的国际会议,其重点是应对和打击仇恨言论,教育部长们也会参与。

在下面的视频中观看阿达马·迪昂(Adama Dieng)关于为什么不保护仇恨言论的更多解释。

2019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