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工商业与人权:保护权利和提供补救

2014年12月5日

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年度论坛于12月1-3日在日内瓦召开,约有2000名参会者,他们分别来自私营部门、政府和民间社会。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在论坛上发言,忆及1984年的博帕尔灾难,这场事件凸显了加强人权保护和问责制的需求。

“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提供了国家和公司必须遵循的行动路线图,从而预防工商业相关的人权侵害,提供有效的补救和司法救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说。

苏丹移动通讯企业家莫·易卜拉欣(Mo Ibrahim)主持了论坛,他对工商业社区投入更大的兴趣和更多的参与表示欢迎,同时呼吁采取更有力的行动,监督和衡量执行情况并增强对政府和工商业的问责。

易卜拉欣说,“至少那些严肃的商界人士能很好地理解可持续性。如果你真正从事对社会负责、对人民和地球负责的体面商业活动,那么你肯定能维持你的企业,它一定能有长久的未来”。

论坛让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国际机构、专家和民间社会活动者齐聚一堂。

参与者听取了各公司的成功和面对的挑战。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保罗·波尔曼(Paul Polman)表示,“企业的目的是提供服务,而不是向社会索取。企业存在的原因是服务社会,而不是我们经常混淆的股东至上论。它是包容性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关键推动力——这是释放人类潜能和减少贫困的关键”。

肯尼亚移动运营商萨法利通信公司首席执行官鲍勃·科里莫尔(Bob Collymore)重申了解决人权问题对可持续工商业的重要性。

科里莫尔说,如果你注意童工现象,会明白这意味着儿童没有接受教育。他补充道:“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机会还是二十年后的威胁?”

“很明显,这并不是我们的市场机会,而是一个威胁,因而我们相信我们需要发挥作用。”科里莫尔说。

雀巢首席执行官保罗·巴尔克(Paul Bulcke)强调,“人权关乎行动……它反映在行动中,反映在现场,即公司运营的地点,工人们为其工作的地点,公司获得原材料并与社会取得联系的地点,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产品与服务的地点。人权正是在那些地方显现并存在”。

论坛在过去几年里积蓄了动力,现已成为讨论工商业对人权影响方面进展和挑战的全球最大平台。参会代表从事的领域包括:制造业、信息与通信技术业、矿业、石油能源业、农业、银行和金融业。

论坛召开期间,民间社会活动者和受害者吁请关注他们面对的挑战,并分享了他们对指导原则的意见。

经济、文化与社会权利项目(ProDESC)的执行主任亚力杭德拉·安切塔(Alejandra Ancheita)呼吁加强问责制,并表示人权侵犯依然在南美洲许多国家的工商业领域发生。安切塔的开拓性工作获得了认可,她曾就被指对墨西哥境内土著权利、土地和环境权利造成负面影响的跨国公司进行追责。

国际工会联合会秘书长沙朗·布罗(Sharan Burrow)指出,“对工会而言,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是过去30年中应对工商业行为问题最重要的文书。它解决了对工人们至关重要的问题——即权利和责任问题,它们明显为工人及其工会所有,但往往被企业甚至政府剥夺”。

巴基斯坦人权律师希娜·吉拉尼(Hina Jilani)对工商企业做出的新承诺表示欢迎,并强调“我们不得忘记,防止剥削和剥夺是国家的基本责任。因此,这是我们希望更多地从各国听到的承诺”。

论坛由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设立,接受工商业与人权工作组的指导。

2014年12月5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