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白化病患者

人权咨询委员会开始进行关于白化病人权利的研究

2014年3月5日

2000年至2013年间,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从15个国家收到了200余例包括杀戮和致残在内的袭击白化病人的报告,这些案件发生在非洲。

由于受害者及其家人的排斥,加之这些袭击通常与巫术仪式联系在一起,许多袭击并未被报告或记录,这使得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白化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不分种族的罕见基因遗传性疾病。它通常导致头发、皮肤和眼睛内色素沉着不足,易受阳光照射的伤害。这可能会导致皮肤癌和严重视力障碍。

根据致力于保护白化病人权利的主要非政府组织“同一片天空下”提供的数据,欧洲和北美地区每17000人有1人患白化病,而非洲地区则每1000人就有1人患白化病。

作为罕见的基因遗传性疾病,白化病人的情况在社会和医学上都受到深刻的误解。他们的外表也成为受迷信影响的错误信仰和神话的攻击目标。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正在进行一项有关白化病人人权状况的研究,该项为期一年的研究将提交理事会第28届会议审议。

人权高专办的米兰达·布朗(Miranda Brown)告诉委员会,白化病人可能从童年早期就开始受到社会排斥。

她表示:“许多家庭往往忽视白化病患儿的教育,认为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而那些去上学的白化病患儿却常受到同学的欺凌。在一些情况下,严重视力障碍也导致他们不得不退学。因此,许多白化病人受教育水平低下,也不具备过上丰饶生活的社会和经济工具。”

由于与其病情相关的迷信,白化病患儿常常被遗弃,有时甚至成为杀婴行为的受害者。

非政府组织“同一片天空下”创始人彼得·阿什(Peter Ash)指出,白化病患者受到的成见和歧视还得源于流行文化赋予他们的负面形象。他表示:“人们对将白化病人视为恶棍、恶魔、鬼魂、自然的怪胎和神秘的畸形等似乎习以为常。”

他补充道:“一旦某个群体被视为非人类,他们就将受到这样的待遇,对白化病人的非人化奠定了包括谋杀、残伤肢体和强奸在内的巫术袭击的基础。死亡也不能给白化病患者带来安宁,他们的坟墓会被劫掠,其器官会被贩卖。”

联合国人权事务主管纳维·皮莱在2013年向人权理事会提交了一份有关对白化病人的袭击和歧视的报告,并表达了对此类袭击有罪不罚现象的关切。

米兰达·布朗表示:“人权高专办收到的信息显示,白化病人诉诸司法、获得补偿和救济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如果没有有效而可负担的司法渠道,他们就被剥夺了要求自身权利和对其所蒙受的人权侵犯和虐待进行抗辩的可能。”

布朗补充道,各国必须采取具体措施保护白化病人的生命权和人身安全权,并将袭击白化病人的肇事者绳之以法。她指出,打击有罪不罚现象也应包括通过教育和提高意识来打击与白化病相关的成见。此外,应确保白化病人获得足够医疗保健、社会服务、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彼得·阿什表示:“我们希望白化病人被视作有特殊需要的特定群体,并在国际人权法中受到特别关注。” 他补充道:联合国已给予老年人等类似群体以特别关注,最近还设立了一项新的独立专家任务。

他并不排除将白化病人归类为“特定社会群体”、“显著少数族裔”或残疾人的可能。

由于袭击白化病人现象频发(尤其在非洲),人权理事会(第23/13号24/33号)和非洲人权和人民权利委员会都通过了一些决议,呼吁防止对白化病人的袭击行为。

2014年3月5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