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讲话 特别程序

人权与跨国公司和其他工商企业问题工作组主席玛格丽特·琼克女士(Margaret Jungk)在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大会第三委员会72(b&C)项目下发表的讲话

2015年10月27日

纽约,2015年10月27日

主席先生,各位阁下,尊敬的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很荣幸今天能向大会呈报工商业与人权工作组的报告。报告关注的是衡量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落实情况的重要性。

工商业与人权工作组为何要聚焦于衡量问题,衡量问题为何重要?

2011年是工商业与人权领域的转折点。2011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一致核准了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A/HRC/17/31)。该原则也得到了民间社会组织和全球工商业界的广泛支持。指导原则旨在明确企业和各国在处理工商业相关的伤害方面的作用和责任,是指导政府和企业改善其做法的蓝图。

工商业与人权工作组成立的目的是支持《指导原则》的理解和落实。在《指导原则》被核准后四年,落实情况如何?

我们确实有一些表明这方面正在取得进展的证据。二十多个国家已经通过或正在开发关于工商业与人权的国家行动计划。国家人权机构着手处理的工商业与人权问题日益增多。与负责工商业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倡议包括经合组织的跨国公司指导原则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26000标准,它们都已将《指导原则》纳入其中。美洲国家组织(OAS)、非洲联盟、东盟、欧洲委员会以及欧盟等区域性组织都已发布了支持《指导原则》的声明。

政府和机构层面之外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取符合《指导原则》的政策和人权尽职责任进程。工商协会正为其成员提供详细的指导。工作组管理之下的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年度论坛已经成为了联合国最大的年度活动之一,每年吸引2000名左右的政府、工商业和民间社会参与者。这些都是我们正从一般性意见走向具体落实的标志。

然而,虽然落实《指导原则》的行动激增,我们仍然缺乏关于我们的现状、所取得的进展以及进展中的缺陷方面的系统性综合数据。

没有对《指导原则》的有效衡量,有效落实无从谈起。古老的工商业格言说道,“如果你没法衡量它,你就没法管理它”。没有关于企业在哪些领域以及如何影响人权,各国和企业正在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和减缓伤害的可靠信息,我们无法保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衡量还激励机构去行动。衡量可以让我们确定政府和企业是否有真正兑现其作出的承诺。

衡量还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一系列明确的目标设置可以指导行为者采取必要的措施。

这也是为何衡量《指导原则》的落实情况是工作组的一大战略优先事项,为何我们要用各位面前的报告来讨论这一问题。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在评估该领域进展情况方面的主要调查结果。

进展情况——衡量工商业与人权的现有倡议

主席先生,

请允许我首先强调一下,存在大量可能相关的数据。现有的衡量倡议体现了大量的方法,其中一些明确聚焦《指导原则》:比如,各国搜集并公布关于其落实保障劳动条件、人权和环境标准的法律和政策情况的数据;企业追踪其落实可持续性和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方面的情况。非政府组织和受影响的社群各自都有监督和报告工商业影响的工具。还有一些评估各国和企业承诺以及预防和处理企业伤害方面的调查(其中一些由工作组开展)、标准和排名倡议。

各位面前的报告载有一份对大量相关倡议的详细评估,也说明了它们的数据如何为我们提供落实《指导原则》进展方面的关键信息。

然而,对现有倡议的评估揭露了一些需要更多的数据和信息的不足之处。

首先,虽然存在大量可能提供相关数据的倡议,通常数据之间并不相关或者并未以便于明确评估《指导原则》落实情况的方式呈现。比如,我们可能拥有关于一个国家法院有效性的强有力数据,但却没有各个法院对工商业伤害相关案件的特定处理方面的信息。

其次,从《指导原则》的三大支柱(国家/企业/受害者获得补救)的角度而言,与另外两大支柱相比,大量倡议衡量的是企业对人权的尊重。虽然一些倡议试图衡量国家的落实情况(第一支柱),大多数行动都聚焦于法治或一般性的人权条件而非预防和处理企业人权伤害的特定措施。

我们发现,针对工商业相关伤害受害者获得补救方面的衡量倡议更少。虽然可以获得国家和国际层面获得补救方面的信息,但我们缺少关于对企业不满的数量和本质以及负责补救这些不满的机构的有效性方面的数据。

我们拥有的关于国家和企业的承诺方面的数据也要远多于关于这些承诺的成果方面的数据。我们知道,比如一些企业有人权政策,但我们不知道这些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落实了这些政策,也不知道这些政策是否产生了与预期相同的实地影响。

最后,我们发现对一些问题的衡量要多于其他问题。 关于劳动权利和环境影响的数据通常很容易获得,但我们对社群权利及对从事工商业伤害相关工作的人权维护者的保护等问题知之甚少。

鼓励衡量行动的战略性切入点

尊敬的代表,

为了回应工作组报告中发现的差距,我们提出了多个战略性切入点,加强对《指导原则》落实情况的衡量。

首先,我们需要扩充现有的工具,增加有关国家落实《指导原则》的数据。工商业与人权国家行动计划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在制定国家行动计划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需要收集的相关信息有:由企业运营造成的主要人权挑战,以及政府应对这些问题的法律和程序。这一数据收集过程对制定能够真正解决国内关键挑战的行动计划至关重要。它还有额外的益处,能为我们提供全球层面有关各国行动的数据和信息,以及将一国的良好做法引入另一国的可能性。

各国的另一个切入点是利用现有的联合国人权机制。向人权条约机构报告或根据普遍定期审议作报告提供了一个契机,能够让政府评估《指导原则》的落实情况,让条约机构监督这些行动并明确良好做法和差距。

其次,我们必须鼓励开展行动,收集有关企业落实《指导原则》情况的数据。多数用于衡量企业表现的现有举措并没有专门针对人权,而是遵循更加宽泛的、评估企业社会影响的框架。这包括投资方的“环境、社会和治理”举措,以及可持续的股票指数,还有“三重底线”——又称基于“人民”、“地球”和“盈利”的会计实务。

尽管其中大多数措施都包含了一定的人权标准,但它们倾向于关注一系列狭隘的人权类别,例如工人权利和消费者权利。因此,虽然这些举措提供了加强衡量《指导原则》落实情况的工具。但它们必须被进一步发展和扩充。

第三,在全球层面,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加强落实和衡量《指导原则》的重要机遇。工作组欢迎工商企业被赋予的重要角色,即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利益攸关方。不过这种角色必须配有同等重要的责任。直白地说,我们不希望企业一边建设医院和卫生中心来帮助获取保健服务,一边又用不安全的工作条件削弱其工人的健康权、或用不安全的排放削弱周围社区的健康权。我们认为,《指导原则》必须是“首先不造成伤害”的教条,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必须包括衡量措施,设立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全球和国家层面的指标。

第四,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切入点要努力让全球对我们如何落实《指导原则》达成一致。我们不仅缺少衡量《指导原则》落实情况的数据,也缺少对用于实现这一点的框架的定义。为了努力开发这些框架,我们需要将《指导原则》分成可以衡量的元素,并对如何确定哪些领域取得进步、哪些领域落在后头达成共识。工作组鼓励进一步努力推动并扩大这种融汇的进程。

衡量的风险

我要讲的最后一点是,衡量的风险和采用包容性进程应对风险的必要性。衡量往往被视为中立的技术手段,但它的核心也融入了价值选择。衡量任何复杂的现象必然都会强调某些领域,淡化另一些领域。我们呼吁有必要衡量《指导原则》的落实情况,我们也呼吁必须衡量有意义的内容,而不是最容易衡量的事物。

这就是为何衡量措施必须来自于包容性进程,确保适当地结合质性和量性方法。任何衡量进程都应该有按照地域和政治派别划分的各利益攸关方的行为者参与,尤其应该努力纳入直接受到企业影响的社区。只有这样做,这种衡量措施才能在我们最需要的领域产生“竞相登顶”的效应。

总结和建议

主席先生,

报告的最后,我们要向所有行为者提出具体建议,他们在加强衡量《指导原则》落实情况的工作中都发挥着作用。这当然包括各个国家、民间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包括企业协会、投资方、学界、国家人权机构和联合国人权系统。

工作组致力于鼓励衡量《指导原则》落实情况的行动。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年度论坛将于11月16-18日在日内瓦举行,这将为此提供一个绝佳的契机。今年论坛的主题是“追踪落实进展”,它将在日内瓦汇聚2000多名来自政府、企业和民间社会的利益攸关者。我们今天的互动对话提供了进一步的机会,让出席会议的尊敬代表们提出对这些问题的意见,这将充实我们未来的工作。

我要感谢你们的关注,并期待听到你们的意见。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