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精神健康

通过社区和立法的支持来改善心理健康

2023年10月10日

两名妇女坐在一起,她们的手以互相支持的姿势彼此交握着。© 盖帝图像/Chaytee

卡罗琳·马泽尔-卡尔顿(Caroline Mazel-Carlton)通过自身经历得出了心理健康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结论。她表示,她所在的社区充满关爱,将她视为一个完整的公民,这给她带来了力量。她在社区里拥有权利,她的声音能被听到,可以为自己做决定。

她表示:“反对治疗中造成创伤的暴力和胁迫至关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要记住我们大多数人不愿接受服务的原因是选择过少或毫无效果。我还认为,直接询问人们的需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

马泽尔-卡尔顿是野花联盟(Wildflower Alliance)学习机会项目的总监,该组织总部位于美国,目标是提供基于权利的心理健康服务,让有精神病诊断、创伤、无家可归经历的人完全参与其中。

她也是世卫组织和联合国人权办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前发布新出版物《精神健康、人权与立法:指导与实践》时的发言人之一。该出版物响应了世界卫生大会和联合国人权办对各国审查其精神卫生立法以使其符合人权的呼吁。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人权办希望通过这份指南促使心理健康领域产生根本转变。这需要国家法律和政策带来文化变革和社会转型,助力实现《2030年议程》中描绘的为每个人带来更好健康和福祉的愿景。

联合国人权事务主管福尔克尔·蒂尔克表示:“我们的目标必须是改革精神卫生服务,不仅是覆盖范围,还包括基本价值观,使之真正满足个人的需求和尊严,使人们能够充分参与康复治疗。”

蒂尔克补充说,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明确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以确保决策平等、自由和知情同意,还需要性别包容性法律以解决妇女经常面临的有害做法,例如过量用药、强制避孕和暴力。

世卫组织和联合国人权办得出结论,认为大多数精神卫生立法未能采用基于人权的方法,为了满足各国出于支持国家层面努力需要而日益增加的技术合作请求,两个组织共同提议将该指南作为变革精神卫生系统和服务的资源,增进精神卫生保健领域的平等和公正,并根据国际人权标准(包括2006年通过的《残疾人权利公约》)预防、发现或补救精神卫生保健机构中的侵犯人权行为。

新指南取代了《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健康、人权与立法资源手册》,并提供了对健康权和其他相关人权的不断发展的最新解释。

蒂尔克说:“它为国家立法明确制定了一套替代目标,以及确保获得优质、基于社区的心理健康项目和服务所需的规定,这些项目和服务以所有女性和男性的个人需求为中心,并适当考虑年龄和文化。它概述了保障人权的具体措施,例如每个人都有权对治疗作出决定,消除胁迫的风险。它展示了如何利用立法来消除耻辱和歧视。”

从切身经历走向心理健康倡导之路

同时受邀分享真实经历的还有“她书写女性”心理健康倡议的创始执行董事豪瓦·奥杰弗(Hauwa Ojeifo)。她在遭受强奸后出现创伤后压力症,从此开始了她的心理健康倡导之路。对她而言,心理健康倡导是启发她讨论社会问题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一种方式。五年前,她意识到“需要改变整个系统,从对有精神健康问题者遭受的虐待不加制止转变为保护服务使用者的尊严和自由的系统”。

奥杰弗在一次自杀未遂后,于2016年4月在尼日利亚创立了“她书写女性”。这项非营利运动让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倡导自身权利。

Portrait of Hauwa Ojeifo, who wears a yellow and pink hijab headscarf and has silver piercings on her left eyebrow and nose. © Hauwa Ojeifo

豪瓦·奥杰弗在尼日利亚创立的“她书写女性”让有精神健康问题者能够倡导自身权利。© Hauwa Ojeifo

奥杰弗表示:“长期以来,有精神健康问题者让渡了自身的决定权和讲述自己故事的权利,并被视为施舍的对象。情况不应该如此。当我们思考心理健康和人权时,我们必须反思自己对有精神健康问题者的定义,以及为什么他们必须是你定义的这些身份,而不是有权享有完整且不被稀释的权利的主体。”

“她书写女性”运营着一条24小时开放、全年无休的免费心理健康帮助热线,尼日利亚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专业咨询师的帮助。它还在安全的网络空间提供免费且无限制的优质远程治疗。

对于奥杰弗来说,人是人权和心理健康之间的纽带,同样的人也可以帮助促进和维护更好的心理健康。

她敦促道:“......人们还可以超越生物医学模型来看待心理健康,并开始关注残疾的心理社会模型。我们可以开始研究失业、贫困、难以获得的医疗保健、有害的社会规范以及更多社会障碍如何使有精神健康问题者失能。我们都可以帮助促进和支持更好的心理健康,但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心理健康是什么,以及谁可以在个人层面和系统层面上定义它。”

马泽尔-卡尔顿也考虑在心理健康服务中采用基于人权的方法。在临床工作多年后,她于2012年加入野花联盟。她回忆道:“我想在这些环境中做出改变,并向同事展示如何更有效地支持听声者和有自杀倾向的人,但是我被告知我需要研究生学位才能这么做。对此我无法理解。”

Portrait of Caroline Mazel-Carlton. She has long, wavy dark hair and wears bright purple eyeshadow around her brown eyes. © Caroline Mazel-Carlton

卡罗琳·马泽尔-卡尔顿开始在野花联盟工作,以打破“‘帮助者’与‘被帮助者’的二元关系”。© Caroline Mazel-Carlton

野花联盟由马萨诸塞州心理卫生部于2007年成立。她首先阐明了野花联盟的关键原则,包括自决、康复环境和真挚的人际关系。

马泽尔-卡尔顿强调:“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支持,无需确诊、评估、保险账单、繁文缛节、等级制度以及临床环境中存在的更多其他障碍。不会有强迫治疗和药物管理,我们的空间将尽可能地关爱他人和非机构化。每个角色都将由具有切身经历的人来担任,而不是看学历。”

马泽尔-卡尔顿加入野花联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小时候被医生告知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她说:“全球有许多与自杀念头作斗争、经历过强烈情绪,听过别人未曾听到声音的公民,我也是其中之一。我个人别无选择,只能成为一名心理健康倡导者。要么选择大声说出我的经历,要么选择默默忍受,过着不真实的生活。”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