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教育

后“伊黎伊斯兰国”时代伊拉克女童的教育权

2021年1月24日

女童们放学离校© 伊拉克儿基会 / 2019 / Anmar
“我从没上过学。我要帮助母亲做家务。以前照顾弟弟妹妹,现在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艾辛(Esin)现年20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因冲突被迫逃离伊拉克北部摩苏尔的家,在境内流离失所者营地寻求庇护。她和无数的伊拉克女童和妇女都面临相似的困境,没有文化,许多因素阻碍了她们接受教育。

米丽娅姆(Miriam)也是营地居民,15岁时被迫早婚。“我现在没法上学,因为已经结婚了。我嫁给了营地外面的一个人。我觉得他人不好。他年纪大。想见我时才来接我。我想离婚,永远留在营地里。”

但是米丽娅姆别无选择——家里需要这笔钱。伊拉克许多同样贫困的家庭,都想早早把女儿嫁出去,根据传统习俗收取夫家的彩礼。

女童一旦嫁人,几乎就不可能再接受教育。

“国际教育日”当天发布的一份报告*,突出介绍了艾辛和米丽亚姆这些女童的经历,探讨传统性别角色和规范、家庭教育水平、贫穷、保护不足以及心理创伤如何继续限制伊拉克女童接受教育,特别是在所谓“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伊黎伊斯兰国”)曾经控制过的地区。

该报告是探讨伊拉克受教育权的系列报告中的第二份报告,教育机会是一项重要的稳定因素,可以促进伊拉克在冲突后向稳定的安全环境与长久和平过渡。报告由人权高专办和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联伊援助团)共同编写。

性别不平等导致女童难以获得受教育机会

伊拉克有约120万儿童等待接受教育。由于社会所形成的性别规范,女童和妇女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报告称,境内流离失所的女童和妇女,更多地遭受性暴力和性别暴力侵害、被迫接受童婚、早婚和强迫婚姻,在经济和财务方面也受到剥削。

在一些农村地区,家人不许女童上学,鼓励她们承担母亲和照料者的角色,而不是从事正规职业。

报告称,“伊黎伊斯兰国”进一步加剧了性别不平等。在其控制区域内,女童和妇女遭到令人发指的侵害和虐待。报告详细介绍了一些少数族群的女童和妇女惨遭强奸、性奴役、被迫怀孕、遭到贩运和承受酷刑。

贫困和家庭教育水平

报告还进一步指出,女童是否接受教育受到父母自身教育水平的直接影响。在许多村庄,学校教育长期落后,没有多少女童上学,因此,很少有妇女能够成为教师。

普遍存在的心理创伤和不安全感

“伊黎伊斯兰国”多年来的残暴统治和暴力行为造成了种种心理创伤,也留下严重伤害。报告采访了已经返校上学的女童,她们表示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无法集中注意力、感到无助和脆弱。

摩苏尔教师汉娜表示:“在被占领期间,班级里的许多女童被迫留在家里,两年都不能出门。她们无法继续上学,变得十分焦虑。这些女童若不接受心理辅导,将无法上学。”

报告显示,严重的不安全感也极大地妨碍了教育,由于害怕女童的安全出现问题,许多家庭把她们留在家里。

女童教育:前进之路

报告承认伊拉克政府为保障宪法和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女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作的努力,同时也建议采取若干实际行动,消除女童接受教育面临的具体制度性和社会性障碍。

报告建议,一切教育政策都应促进女童接受教育,必须打造对性别问题有敏感认识的学习环境。除其他若干建议外,报告还呼吁加强激励措施,鼓励入学、为受心理创伤困扰的女童进一步提供帮助,以及加强为未完成基础教育的大龄女童和年轻妇女制订的方案。

各项建议重申了伊拉克政府有义务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具体承诺,保障、促进并尊重女童接受包容和平等的优质教育。在普遍定期审议程序中,伊拉克政府接受了30多项有关可持续发展目标4(优质教育)的相关建议,也是对上述承诺的有力支持。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驻伊拉克代表和联伊援助团人权事务负责人丹妮尔·贝尔(Danielle Bell)最后表示:“采取措施确保平等接受教育,能够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广泛的人权红利,包括长期和平与稳定。这份报告提出了实际建议,以消除女童接受教育所面临的具体制度性和社会性障碍,目的在于促进所有伊拉克儿童接受包容和平等的教育。”

2021年1月24日

女童们放学离校© 伊拉克儿基会 / 2019 / 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