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缅甸

缅甸问题报告详细列举了持续的侵犯人权行为

2020年9月17日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本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缅甸多个地区仍然持续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

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在瑞士日内瓦向人权理事会第四十五届会议提交这份报告时表示,缅甸政府一直“没有采取具体措施”进行问责,国家的解决措施也始终“不适当,且没有达到国际标准。”

若开邦和钦邦的冲突正在持续加剧,缅甸军队与被称之为若开民族军的族裔武装团体之间的冲突也在日益增多。这个本来就脆弱的地区,经历了多年的冲突和危机,这里的平民持续付出着沉重的代价。

近年来,缅甸有数千人为了寻求安全而逃离家园。目前,缅甸的邻国孟加拉国约有86万罗兴亚难民。自2018年以来,若开邦和钦邦约有20万来自各个社群的难民,面临着境内流离失所问题。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报告详细列举了武装冲突对若开人、克钦人、摩罗人、丹奈人和罗兴亚人社群日益严重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失踪和法外处决平民;大规模的平民流离失所;任意逮捕、酷刑和拘留期间死亡,及对平民财产的破坏。平民伤亡人数也一直在增加。

根据报告,虽然暴力冲突影响到了若开邦和钦邦的所有社群,但若开族和罗兴亚族的平民在这方面首当其冲。

2020年,据报至少有500名平民遭到杀害,其中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

“复杂而微妙”的局势

缅甸常驻代表吴觉莫吞大使(Kyaw Moe Tun)在人权理事会发言时表示,若开人问题给缅甸政府带来了巨大挑战,他将缅甸的局势形容为非常“复杂而微妙”。

他表示,缅甸政府正将寻求可持续解决方案作为优先事项,此外,在缅甸11月大选之前,外界应该避免对本国施加不必要的政治压力。他要求国际社会给予缅甸“真诚合作、建设性参与和援助之手。”

呼吁问责制

人权理事会和联合国大会多次呼吁缅甸政府对侵犯人权行为进行问责,这一呼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多方支持。

缅甸问题独立调查机制(缅甸机制)主管尼古拉斯·库姆吉恩(Nicholas Koumjian)表示:“我们正在观察缅甸的状况,那些侵权行为的肇事者应该明白我们正在记录和保存证据。”缅甸机制是由人权理事会授权收集最严重国际罪行证据的机构,库姆吉恩提交了缅甸机制的第二份年度报告

小组讨论发言人、缅甸人权组织“进步之声”(Progressive Voice)主席钦·奥马尔(Khin Omar)也重申了实施问责制的要求。
奥马尔表示:“距离对罗兴亚人实施的种族灭绝行为已经过去三年了。但是罗兴亚人并没有获得正义,这些行为没有被问责,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罗兴亚人可以安全返回家园。那些留在若开邦的人仍在继续忍受着类似种族隔离的状况。”

奥马尔敦促国际社会将缅甸问题提交国际刑事法院,或设立特设法庭,以追究针对罗兴亚人的灭绝种族罪,以及针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的刑事责任。

11月大选是“重要机遇”

巴切莱特特别指出,即将于11月举行的大选将是“所有政党展示对民主规范的承诺的重要机会。”与此同时,她对绝大多数罗兴亚人因已被剥夺投票权而不能投票表示失望。

她还对缅甸持续镇压人权维护者、记者、政府和军队批评人士的行为表示震惊,并敦促立刻采取行动,“对罗兴亚人遭受的严重侵犯人权行为进行妥善补救。”

巴切莱特最后总结道:“鉴于缅甸曾对民主作出过公开承诺,我还要鼓励该国政府努力消除妨碍民主自由和损害所有缅甸人民平等享受人权的障碍。”


视频
 

2020年9月17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