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宗教自由

艺术、信仰和权利之间的联系

2020年6月10日

人权不仅仅关乎法律,艺术表达同样可以宣传人权。

一部颂扬信仰多样性的系列纪录片将于今年6月在电视上首次播出。《因信仰而领悟(Believe to See)》系列纪录片记录了全球十二位精神领袖的信仰、哲学和教义。摄影师盖比·赫伯施泰因(Gaby Herbstein)策划并用三年时间拍摄完成该系列纪录片,她的主要工作地点在阿根廷。

赫伯施泰因表示,她以宗教和精神领袖为专题是希望表明,尽管信仰体系和文化可能有所不同,但同样宣扬全人类都享有尊严和平等权利。

赫伯施泰因指出:“我认为精神信仰将为世界带来改变。在拍摄系列纪录片时,我曾前往阿根廷、奥地利、格陵兰、马耳他、墨西哥、印度、俄罗斯和美国与精神领袖见面并参加他们的仪式。”

在查找有关宗教和人权的资料时,赫伯施泰因看到了《贝鲁特宣言》及其“关于信仰促进权利”的18项承诺,她认为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起的这项倡议非常适合她的项目。

赫伯施泰因回忆道:“我对自己说‘哇,《因信仰而领悟》和‘信仰促进权利’所传递的信息非常一致。’因此,我向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介绍了《因信仰而领悟》纪录片,并建议进行联合推广。”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对此表示同意,提出在#信仰促进权利(#Faith4Rights)工具包中设置访问该纪录片的超链接,同时在“信仰促进权利”网络中传播该纪录片。联合国人权高专办的易卜拉欣·萨拉马(Ibrahim Salama)表示,赫伯施泰因的艺术作品与工具包相互呼应,因为艺术既可以打动心灵,还可以触动思想。

萨拉马补充道:“‘#信仰促进权利’工具包主要展示鼓舞人心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照片、视频、音乐、即兴创作、舞蹈、街头艺术、社交媒体、动画片和书法。工具包还含有十几个案例以供辩论,这些案例阐述了18项承诺相互交织的特点,并能够提升信仰行为者的技能,从而在现实情况中推动向‘信仰促进权利’的目标迈进。”

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最近在与宗教行为体和信仰组织进行的虚拟全球协商会上强调,“通过让各类信仰行为体加入共同的愿景和框架,我们希望构建一个实践社群,相互学习并激发基于人权、合作与相互尊重的可行举措。”

“信仰促进权利”倡议正在与信仰团体和个人开展合作,其目标是促进和平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社会维护人类尊严和人人平等,多样性不是仅仅受到容忍,而是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赞赏。

#信仰促进权利工具包包含18个学习模块,纳入了有关同侪式学习的具体想法,例如,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对妇女、女童少数群体的影响,利用宗教或信仰的精神和道德力量,并提供各类艺术表现形式范例。

制作科学、地理、历史和文化节目的广播公司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也惊叹于该系列纪录片刻划的多种多样的精神领袖,并同意于2020年6月在拉丁美洲的各个频道播出这一纪录片。该系列纪录片不仅采访了主要宗教的领袖,土著宗教领袖也现身表达自己的观点,给人以启迪。该纪录片原定于早些时候播出,但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推迟了其播出时间。

赫伯施泰因表示,大流行病使该系列纪录片变得更为必要,所传递的信息更为有力。

她表示:“这是一座桥梁。《因信仰而领悟》是一个关于相信自己的纪录片。这是一个关于‘多元而统一’的纪录片,人们会意识到所有的教师、长辈和精神领袖都在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工具说着同一件事。他们帮助我们回想起本就存在于内心深处的一切。”

2020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