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意见和表达自由

联合国专家:内容审核不应该践踏言论自由

2018年7月19日

联合国意见和表达自由权问题特别报告员David Kaye表示: “在线言论自由如今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是规则的模糊性。国家机关直接要求各公司,在不经过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删除某些内容或账户,从而规避人权义务。而各公司通常会在没有征集公众意见的情况下制定各自的规则,在规则执行上也不太明确。我们需要扭转这些趋势,让每个人清楚地了解有哪些适用规则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则。”

互联网使全球信息共享和获取成为可能,但近年来人们对它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Kaye表示,各国政府和公众经常会看到一些互联网用户散发的带有仇恨、凌辱和虚假信息的内容。出于对虚假信息、恐怖主义、在线凌辱、仇恨和仇外心理的担忧,一些政府在内容监管方面的应对措施格外严厉。

Kaye最近发布了他的最新主题报告,该报告着眼于各国以及内容提供商对在线内容的监管情况。他于2018年6月向人权理事会提交了这份报告。报告指出,人权法律和规则也存在于数字世界中,只要牢记这一点,便可轻松明确地在线审核内容。

他说:“很明显,我们如今的交谈、诸多报道和信息共享都是在线进行的。但是很多在线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隐藏规则的监管。我上网的时候,可能看不到这些规则......但这些规则确实存在。这份报告试图略举这类监管行为的进行方式。”

民主和权利监督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其调查的对象中,有65%的国家要求在线平台限制带有政治、社会或宗教色彩的内容。但这些政府的严厉监管方式阻碍了言论自由,并且会对那些迫于政府压力为避免处罚而可能进行自我内容审查的公司产生寒蝉效应。

“进步通讯协会(APC)”报告称:“互联网平台要遵守国家法律进行内容规范,因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足为奇。” APC是一家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致力于确保互联网访问的自由和开放。他们同数十个政府和组织回应了Kaye先生为准备报告而发出的信息征集呼吁。“事实上,在线平台受到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他们充分监督其服务平台上发布的内容,以保证对国家法律的尊重;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自己做出决定,并进行主动监督以防止有损人权的影响。“

针对这种严厉且不透明的内容审核解决方案,Kaye呼吁在线平台和各国实现“根本上的透明”。这种透明包括让用户了解国家和公司用来审核内容的规则、关于内容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适用方式、有何种申诉流程以及对误删内容的问责制。

Kaye表示:“这并不是说在线内容的审核一定会限制言论自由权。审核本身并不是问题,只需要符合人权标准和法治标准。”

2018年7月19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