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菲律宾:自然灾害后的司法问题

2014年5月9日

台风海燕影响了菲律宾近1000万人,共有九个地区超过400万人流离失所。灾难过后,往往被人忽视的司法行政这个关键机制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些主要司法行政中心的法院大楼、设备和拘禁场所遭到巨大破坏。

独鲁万市区域初审法院的执行法官阿尔菲诺·塞拉诺(Alphinor Serrano)解释说:“台风海燕的规模和破坏性令我们所有人措手不及。由于没有应对这种大规模灾难的紧急计划,我们的法庭、办公室、文件和装备都受到了损坏。我有95%的案件档案都被泡在水里或泥里,法院工作人员一连几日靠人工烘干文件,并把它们挂出去晾晒。”

塞拉诺说:“尽管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来让法院再次运作,但这是艰难而耗时的工作,任何延误都会影响到个人及时受审和其他正当程序的权利。”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与菲律宾人权委员会合作,已开展了一个联合项目以帮助重建受影响区域的司法程序,并将开始一项确保为日后的自然灾害做好更充分准备的程序。

在多个监狱遭到破坏后,一些囚犯被转移到其他监狱,不能充分接触他们的家人、律师和获得医疗服务。在台风袭击前被逮捕并拘押的人往往无法受审,因为相关文件已遭损坏或丢失。

独鲁万城的高级警长多明戈·赛义·卡比兰(Domingo Say Cabillan)报告称,他正在“处理大量被关押在警局牢房长达五个月的被拘者。菲律宾法律规定,将嫌疑犯移交检察官办公室并对罪行立案的最长时限是36小时,适用于严重犯罪”。

卡比兰说:“由于交送检察官办公室的许多案件档案都被水冲走,我们正在艰难地处理这些案件,而这处于法律上的空白地带。”

人权高专办和菲律宾人权委员会一直与警方、监狱部门和司法部门紧密合作,应对这类引人关注的问题。四月底,人权高专办和人权委员会主办了一场关于司法行政的圆桌会议,司法部门、菲律宾警方、公共律师和检察官办公室、监狱与刑罚管理局以及莱特省监狱长代表都参加了会议。

参会者讨论了台风海燕对司法行政的影响,提出了案件积压的解决方案,包括处理去年11月台风海燕袭击以来就被关押在警局牢房的12名囚犯,并提出了限制未来灾难破坏性影响的建议。

塞拉诺法官对此倡议表示欢迎:“很明显,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机构的准备程度,从而能够减少司法系统在灾后受到破坏。我们需要作出明确的行动建议,并落实各项体系,例如将信息用电子方式存储。”

菲律宾人权委员会主席洛蕾塔·安妮·罗萨莱斯(Loretta Ann Rosales)强调了与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与人权高专办的联合监督措施显示,我们的司法系统不仅薄弱,而且在海燕这样的灾难之后有很长时间不能运转。”

罗萨莱斯说:“如果法院被毁坏,档案被冲走,我能去哪里质疑我所受到拘禁的合法性呢?我们需要做出计划。当人们处于这种法律上的真空地带,就几乎没有机会来申张其正当程序权,司法行政部门的义务承担人也不能回应拘押合法性的质疑,正当程序权将无法实现。”

“我们一定不能忘记紧急事件中刑事司法系统的脆弱性。”她说,“诉诸法律应该成为我们应对菲律宾未来灾难的风险、恢复和减灾措施的关键部分。”

2014年5月9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