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观点社论 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缅甸——分叉的道路

2014年11月12日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拉阿德·侯赛因

缅甸本周在内比都主办东盟峰会,各位区域领导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均出席会议,全世界都将看到这个国家已经取得了多大的进展。

会议地点的象征性意义不容忽视。

仅在三年之前,如果有人认为缅甸会从一个冷淡对待外交的国家迅速实现一定程度的国际社会合作,乃至能够主办如此盛大的活动,他们会被认为是在异想天开。不过,缅甸确实变了。

一个标志着这种急速转变的特别象征是,吴登盛总统在2012年11月宣布,政府将邀请我的组织在缅甸设立联合国国家人权办事处。在这场重大峰会的前夕,我呼吁总统兑现诺言,接受我们伸出来的手,让我们伴随这个国家,沿着更好地促进和保护其管辖之下所有人人权的道路前进。

联合国人权办事处在世界各地共有68项外地任务,规模各不相同。在大部分任务中,我们在全面的监督、报告和技术合作任务之下开展活动。拥有我们外地任务的不少国家都处于过渡期并经历着加速改革,比如缅甸。

突尼斯只是其中一例,我们最近在这个国家建立了一个主要的办事处,它对法律和机构的重新设计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使其符合国际人权标准。尽管道路坎坷,但是在该国的新宪法、法律、人权机构、活跃的民间社会和两周前的和平选举中,办事处带来的某些收益已经清晰可见。

为了指明和更好地理解人权问题,开展现场访问,审查法律及其落实情况,也为了与当局密切合作、从而发现并落实用以解决一系列现有问题的对策,持续而实质性的外地工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外地存在强大的人权办事处有助于预防新问题出现。它能让我们与国内伙伴发展长期关系,而不是仅仅对个别人权问题发布特别报告和声明。

过去几年,我们与缅甸政府发展了重要的伙伴关系,并派驻了职员,为改革、司法和问责制提供咨询,帮助建设政府和民间社会在人权事务上的能力,并且开展了培训。不过在我们以国家办事处的形式设立了完整任务之前,我们无法全面地支持改革进程,就如我们在多个其他国家所做的那样。

近期由联合国人权部门职员在缅甸西北部实皆地区开展的警察培训明显展示了采取这种全面方针的必要性。尽管来自20个城镇的警官理解并赞成自己所学的人权标准,他们也坦率地与培训者就实际执行标准存在难度的问题交流了意见。在这种友好、持续的互动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真实、日常、细节充分且往往具有系统性的挑战,这让我们得以调整援助方法,应对长期大背景下的问题。这让我们的培训更加实际,培训的收益也更加可持续。

不论富国还是穷国,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完美的人权记录,所有国家都会从这些建议和关注中受益。不过在缅甸这样处于关键民主转型期的背景下,这一点明显更加重要,它正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来增强改革中各方面的人权。我们可以从我们在其他国家的经验中学习,明确了解哪些方法能够奏效,哪些则没有作用,并将我们的专业技能应用于缅甸的特殊背景下。

自从我的职员于2010年开始访问缅甸以来,我们以对话和信任的精神与当局、民间社会和联合国伙伴进行了合作。我们见证了重要的进步,但也痛苦地注意到目前存在一些严重的人权挑战。这包括持续的歧视现象和社区暴力的爆发,人民在行使最新获得的言论与和平抗议自由的权利时也受到限制。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在全球开展任务,它的工作是在严重人权侵犯可能出现的情况下敲响警钟。为了达到目标,它可以与政府紧密合作来减少损失,也可以从外部开展工作。办事处本着建设性的精神采用两种方法,但很明显,对所有相关方来说,派驻进入一个国家并与国家伙伴持续合作更为可取。

既然缅甸自豪地作为东盟会议主办国,吴登盛总统应该抓住机会,证明缅甸确实已准备好作为东道国欢迎完整的联合国人权国家办事处在明年初进驻。这样就能切实地兑现承诺,向国际社会传达明确的信息:缅甸正坚定地走在有力而可持续地保护人权的道路上——包括社会、经济、公民、政治和文化权利以及发展权——其管辖范围内的每一位男女老幼都是如此。

标签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