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闻稿 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瑞士基金会第二十届座谈会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的主旨发言

2021年6月2日

English

2021年6月2日

理查德·布罗格尔博士,

卢卡斯·冯·奥雷利博士,

凯塔琳娜·古吉女士,

尊敬的瑞士基金会成员们,

同事们,

朋友们:

感谢邀请我在这次重要的聚会上发言,这次活动是瑞士被视为规模最大的慈善活动。

一年多来,我们一直面临着挑战,而且至今仍然未能充分认识这些挑战。

一种毁灭性的病毒已经夺去了全球超过350万人的生命,使亲友间分离数月,甚至更久无法相见。我们遭遇了几代人未曾见过的社会经济危机。我们不能否认这场卫生突发事件,也不能以错误信息来应对。疾病大流行最终揭示出不平等和歧视的“大流行”,这是不可接受的。

在诸多种种不确定之中,有一点很明确:我们难得看到人权的价值如此有力地彰显出来。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及其影响助长并加剧了人权保护方面的差距。那些本已处于最脆弱境地的人,他们的呼声在历史上就一直被系统性地忽视,而今他们受到的影响也最为严重。

这些人中包括妇女和女童、土著人民、非洲人后裔、性少数者、移民和难民、残疾人以及被剥夺自由的人,不一而足。

事实上,大流行病有可能使来之不易的发展和性别平等方面的成绩发生逆转,而且已使我们进一步偏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

它迫使我们正视各种不公正、不平等和根深蒂固的歧视现象,直面环境退化和其他挑战。

这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一场重大危机都可能是变革的开端。在我看来,疾病大流行已经暴露出哪些地方需要改变,需要怎样的改变。

我们正站在十字路口上。

由于每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诸多部门都受到疾病大流行多重和相互交叠的影响破坏,重建迫在眉睫。这需要巨大的投入,但也给予了每个社会一次选择的机会:

努力回归人们所说的正常状态,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此聚集的根本原因。

但如果我们毫无章法,各自为政,可能会使系统变得比疫情之前更为糟糕

相反,如果从这场危机中吸取教训,可以实现更有力的复苏,对失灵的系统和规范加以纠正,形成更加完善的政策,创建更有凝聚力、更有恢复力的社会。

各位同事,

在我看来,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面临的问题迫在眉睫。

实现更有力的复苏是我们的责任。事实上,它也非常可行。

我们已经有了对抗不公正、贫困、不平等、冲突、欠发达和环境灾难的疫苗。这种疫苗的构成即是我们在之前的全球冲击(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一场疾病大流行和几次金融危机)之后制定采取的措施。

这种疫苗称为人权。

正如秘书长在“人权行动呼吁”中的鼓励一样,我们需要以人权作为各项努力的基石,建立新的社会契约,确保人人享有机会。

我谨简要谈谈人权高专办通过在疾病大流行背景下开展的工作所总结出的三点主要心得。

首先,正如之前所言,疾病大流行突显出人权保护差距造成的社会和经济裂痕。这些长期以来未能消除的歧视和不平等,未能优先逐步实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使我们的社会格外脆弱。

第二,疾病大流行突显出基于人权的政策和措施的强大力量。明确地说:我们必须以人权作为抗疫工作的基石,因为以人权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

在一些国家,我们看到,对医疗保健和社会保护制度加大投入,确保其可及性,可以形成实际的、拯救生命的救助,庇护人们免受经济和社会余震带来的严重冲击。

秘书长呼吁建立新的社会契约,这个契约必须解决不平等问题的根源。

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实现:消除歧视,建立普遍可获得的服务(包括优质教育),确保人人享有平等机会。

优先发展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护权和健康权的制度,包括全民健康覆盖。这些制度将增强我们的复原力,使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仍然面临的挑战,包括气候紧急状况。

鼓励公众以有意义的方式参与政策制定,而且基于国家现实和人民需求制定的政策会更加有效。

而我也再次强调: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苗必须作为全球公共产品进行分配。

在疫苗分配的问题上,历史上的不平等现象正在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重演,这令我深感关切。

必须使疫苗覆及每一个人,必须确保疫苗价格上可负担,可以获得。

显然,只有每一个人都安全,所有人才会安全。

然而,正如我们所见,严重的不平等,包括在获得医疗保健方面的不平等,即便在疾病大流行之前,就已经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修复业已造成的损害时,我们必须恢复公正、可持续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使每个社会成员的人权受到尊重。

这才是实现更好复苏的整体意义所在。

最后,第三,有了团结精神和相互合作,我们的世界将变得更强大、更有复原力。没有这些国际间和多部门间的联系,最贫穷的人将进一步落后,每个人都将在不同程度上继续受苦。

我们越来越清楚,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需要前所未有的合作。

我们需要社会所有部门的积极参与。

我们必须反复提到团结,因为这是所有抗疫措施和恢复行动背后的根本力量。

亲爱的朋友们,在这方面,再怎么强调慈善事业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事实上,基金会可以在全球努力实现更好复苏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它们可以聚焦于产生长期积极的人权变化所需的变革。

它们可以在公民空间不断缩小这一令人担忧的现实中,支持民间社会组织和人权维护者。

事实上,无论是在全球的卫生应对上,还是在对社区组织的支持上,慈善团体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从而得以在关键时刻保持活力。诸位的贡献对于维护公民空间是无价的。

最后,我谨请大家将基于人权的做法纳入慈善事业中。这是人权资助者网络和其他资助者协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现在,民间社会组织、活动家和受疾病大流行影响最严重的社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该拥有发言权,来确定待解决需求的优先次序和赠款资源的分配。

亲爱的朋友们,

凭借诸位的创新方法,基金会也可以成为实现2030年全球议程的关键行为体。

秘书长的“人权行动呼吁”及其以往关于加强联合国与私营部门间合作的呼吁,为建立公共-私营伙伴关系奠定了新的基础。

举个例子:去年即2020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全球契约与国际商会建立了2019冠状病毒病私营部门全球基金,汇聚公共和私营部门伙伴的合力,共同帮助当地社区更好地从疾病大流行中恢复,首先获得支持的社区在哥伦比亚、加纳、菲律宾和土耳其这些国家。

各位同事,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对于人的尊严至关重要。

2019冠状病毒病还显示了以人权为基础的《2030年议程》的重要意义。

几十年来公共服务投资不足的影响到如今更加突显。

这场疾病大流行利用了医疗保健、社会保护、住房、卫生、体面工作条件和教育系统中的不足,还让这些不足之处雪上加霜。它动摇了全球经济的所有部门,让数百万人陷入贫困,将卫生保健体系推到崩溃边缘,剥夺了数百万儿童受教育的机会。疾病大流行表明,这些人权保护上的差距不仅严重伤害直接受其影响的个人,而且更广泛地,严重伤害整个社会。

《2030年议程》为我们应对这些紧迫挑战画出了蓝图。

要实现这一议程,特别是在疫情复苏的基础上继续,需要实施社会和经济变革,实现更广泛的包容和平等,特别是性别平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领域的公共投资对于实现集体利益和良好治理至关重要。

它们为实现以权利为基础、以人为本的强劲复苏奠定了基础。

此外,它们对于依照《2030年议程》和《巴黎协定》向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过渡至关重要。

亲爱的朋友们,

我们眼下身陷囹圄,经济和社会剧烈动荡。

我们必须实现更有力的复苏,而这需要扩大跨部门的联盟协作。

这包括扩大处于联合国系统的我们与处在慈善团体的你们之间的协作。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进人权议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相信诸位会加入我们的行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