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儿童权利

流落街头的儿童将得到特别关注

2015年4月10日

 在阿卜杜尔九岁那年,他辍学开始在雅加达街头工作。

为了供养妈妈和妹妹,阿卜杜尔最初在街头乞讨和唱歌卖艺,随后开始捡垃圾。顺利时他一天能挣7美元,但通常只能挣3美元。

不过,通过与政府合作的地方非政府组织的“从街头到学校”(Street to School)方案,现年13岁的阿卜杜尔已经能够参加职业培训项目,同时在一个庇护所参加非正式的课程,帮助自己扫盲。

“流落街头的状况”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保险公司英杰华(Aviva)和流落街头儿童联合会——这个伞式组织包含了约80个与流落街头儿童合作的非政府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它们的关注点就是像阿卜杜尔这样的儿童的人权状况。这一伙伴关系始于2012年,旨在提升国际层面对在街头生活和工作的儿童状况的意识。

这些伙伴机构已经针对流落街头儿童的状况发布了一份报告。办事处的儿童权利顾问伊玛·古埃拉斯-德尔加多(Imma Guerras-Delgado)称,报告发现,在这一问题上常被称为权威的数字无法得到具体证实。

她说:“我们确实不知道有多少儿童在街头寻求生存和发展,现在我们也完全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少儿童处于‘流落街头的状况’。” 

对权利的审议

在报告提出建议后,儿童权利委员会正在开展一项全面审议,了解《儿童权利公约》能够如何更具体地应用于流落街头儿童的案例。

目前,在街头生活和工作的儿童的待遇因国家而异,在一些地方,儿童被集中起来,受困于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而在另一些地方,他们则被逮捕和监禁。

这份审议名为《关于流落街头儿童状况的一般性意见》,它将说明各国政府在《公约》之下需承担的责任,并提供行动的建议。

人们希望,这份指导原则有助于驱除一些围绕着这些儿童的流言和误解,而这反过来也会更好地指导政府,如何以尊重其权利的方式对待他们。

一般性意见可能需要一年时间来完成。

成功的故事

在流落街头状况中取得成功的儿童典范是瓦尔坦·梅尔克尼安(Vartan Melkonian)。梅尔克尼安是贝鲁特的一名儿童,他看着游轮在港口进进出出,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他最后实现了梦想,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从一个在街头卖唱的孤儿变成了知名指挥家和音乐家。

梅尔克尼安现在是流落街头儿童联合会的发言人,他希望自己和像他一样的其他人的例子能影响政府对待流落街头儿童的方式。他还倡导落实办事处关于流落街头儿童的报告建议。

4月12日是街头儿童国际日。今年,国际日将提升人们对委员会即将推出的一般性意见的认识。

2015年4月10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