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讲话 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纳维·皮莱女士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日的致辞

2014年1月27日

万国宫第七会议室
1月28日星期二上午十点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每年都会齐聚一堂,缅怀大屠杀受害者。数年来,纳粹曾不断迫害和围捕犹太人、罗姆人、辛提人、同性恋者、政治对手、精神病人等,并将其送往死亡集中营。一些人被立即处决,其他人则残忍地劳苦至死。去年,我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直到现在,那里及其他集中营中曾发生的滔天罪行仍烧灼着我的内心。

纳粹大屠杀至今仍是人类可能堕入难以想象的邪恶深渊的典例,但我们始终能在死亡和毁灭中发现对绝望的反抗。这也是为什么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述彼得·金兹(Petr Ginz)的故事,这个小男孩在惨无人道的环境中却展现出人性中许多最积极的价值观。

彼得1928年出生于布拉格,同年,希特勒在政府解除他在普鲁士发表公开演讲的禁令后在柏林的体育宫(Sportpalast)发表演说。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继续进行其对绝对权力的政治追求,而小彼得也长成了一个极有天赋和想象力的孩子。他的父亲决定将他送到一所培养天才儿童的学校接受教育。

1939年3月,与彼得的命运轨迹与历史上最罪恶的屠杀相交汇,纳粹军队进驻布拉格并立即对犹太人加以限制,开始剥夺其生计、自由和生命。

当周围的世界变成了噩梦般的存在,彼得仍坚持阅读、绘画和写作。接下来的几年中,犹太人、罗姆人、辛提人、同性恋者等都卷入了这场席卷欧洲的风暴。与此同时,彼得也在重塑现实。伴随着恐惧和苦痛,他在八岁到十四岁之间写作了四部小说:《从布拉格到中国》、《阿尔泰山的男巫》、《地心之旅》和《来自史前的访问》。

彼得的文字和画作将我们带往一个充满奇迹、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世界。

今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旅程”。虽然这个词语使我们联想到纳粹大屠杀中火车不断驶向集中营的可怕景象,彼得却向我们证明,人类在绝望和毁灭中仍能想象出其他充满美感和灵感的旅程。彼得自己却也在不久之后被迫踏上了另一种旅程。

“曼辛卡,不要害怕,我在转运途中,”他在日记中如此记载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很快走到她身边,她开始哭泣,不知所措。我安慰着她,”他又写道。

他被送往布拉格以北40公里的特雷辛营。从1941年11月23日开始,共有约14万犹太人被送往这一营地,直到1945年5月才被解放。

虽然远离家人,忍受着集中营中可怕的拥挤、长期疾病和饥饿,彼得从未停止过写作和创造。他继续绘画,并想象着前往月球,远离集中营生活中的残酷现实。

他对生活的热爱、轻松的笑声和智慧的故事给许多狱友带来了慰藉。这些故事缓解了他们的负担并带来了人性的曙光。在许多灰暗的日子里,彼得这个来自布拉格的犹太小男孩为他身边绝望的人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特雷辛营中有约3万人死亡。另外有88000多人被送往其他集中营。营中的15000名儿童中只有150名幸免于难。

苏联军队1945年5月8日进入特雷辛营,同样被关押在营中的彼得父母奥托·金兹(Otto Ginz)和伊娃·金兹(Eva Ginz) 被释放并回到布拉格的家中。而他们那聪颖非凡而难以控制的儿子却在几个月前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再也没有回来。

十年之后,彼得的母亲从一个与他同一辆火车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口中得知,囚犯们在到达集中营中立刻被分成不同的小组。

而彼得所在的小组直接被送进了毒气室。

与其他数百万受害者一样,彼得并没有坟墓。甚至没有一个让我们为他默哀片刻的地方。但他永远也不会被遗忘。正是这个小男孩教会了我们“创造力的种子不会在泥土和浮垢中死去。即便在这种环境下,它也会生根发芽,像黑夜中闪烁的明星那样,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彼得原句)

女士们,先生们,

大屠杀警醒着我们歧视和不容忍的恶果。它警告着我们鼓吹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是多么强大而致命。它强调了早期干预,防止这样的悲剧重演的重要性。通过回忆大屠杀并谴责其犯下的暴行,我们每年都在谴责针对个人和整个社区一切形式的歧视、敌视或暴力行为,无论其发生在何地。

二战结束后的数十年中,虽然大屠杀的惨状已天下皆知,仇恨与迫害的火焰却向其他国家、人民和社会蔓延-从柬埔寨的杀戮场、斯雷布雷尼察的森林直到卢旺达的山丘。作为卢旺达问题国际法庭和国际刑事法庭的一名法官,我曾听取了一些从这场毫无人性的屠杀中奇迹般地幸存下来的人们令人痛心的证词。我深知我们应如何随时保持警惕,以免种族灭绝被历史所遗忘,并应最终不重蹈覆辙。

即使在今天,杀戮的火焰仍在郁积。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人们仍因其种族、宗教、出身、性取向或政见受到迫害或歧视,仍因其所属族群而受到残害和屠戮。

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荣幸能开启这一讨论并与众多杰出的发言者共席,他们将与我们分享有关歧视及其预防方面的智慧和见解。我想欢迎丹·米其曼(Dan Michman)教授、马里奥·席尔瓦(Mario Silva)先生和卡洛琳娜·米尔佳(Karolina Mirga)女士。

最后,我想强调,世界绝不能忘记、否认或淡化大屠杀。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在当今世界中推动人权和基本自由,因为实现人权是防止未来人权侵犯的基石。

至于彼得·金兹和数百万像他一样的受害者,我们要申明:我们不但将永远铭记他们,还将竭尽所能打击不容忍、政治压迫与不公。光是追忆是绝对不够的。

为了共同的未来,让我们拥抱作为人类大家庭成员的共同使命,共同建设一个人人享有和平、正义、平等和人权的世界。

在讨论嘉宾发言之前,我想让大家与我一道,向彼得和大屠杀数百万受害者默哀一分钟。

[一分钟默哀]

谢谢大家。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