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闻稿 特别程序

联合国赤贫和人权问题专家即将访问中国

中国的消贫情况

2016年8月10日

联合国赤贫和人权问题专家即将访问中国

日内瓦(2016年8月10日)——联合国赤贫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菲利普·奥尔斯顿(Philip Alston)将于2016年8月15日至23日开展他对中国的首次正式访问。他的访问旨在评估中国政府为消除贫困而作出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是如何挂靠在其国际人权义务之上的。

特别报告员将会见中央和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学界专家、国际组织代表以及更广大的外交界团体。他将访问北京并在云南省停留数日。

“我非常感谢中国政府让我有机会访问该国,并与政府和非政府行动者进行会面。”由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任命的独立人权专家奥尔斯顿表示。“通过与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对话,我希望了解更多有关中国在赤贫和人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并对中国的纪录做出公正且无偏见的评估。”他补充道。

奥尔斯顿表示,过去数十年内,中国在消除赤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考虑到其庞大的人口数量,这一进展已在全球贫困层面上产生了重要和有益的影响。然而,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方面面临着许多遗留挑战。

特别报告员将审议中国的赤贫问题,不仅在缺少收入方面,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影响因素,包括在教育、保健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不足之处,以及无保障的土地保有制度、污染、气候变化以及种种形式的歧视。

奥尔斯顿说:“真正的挑战在于维持过去的成就,同时确保有效解决中国仍然存在于各个层面的贫困问题。这包括关注农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平等问题。我期待了解更多关于政府解决这些挑战的计划,以及中国公民个人和广泛多元的民间社会行动者群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中国已经批准了多项人权条约,这些条约覆盖了一系列广泛的人权,并关系到消除贫穷问题。特别报告员将审视中国如何在国内法律体系中认可这些权利,如何确保其为促进这些权利提供制度支持,并如何为保护和落实这些权利建立适当的问责机制。

奥尔斯顿说:“中国一贯强调其尤为重视经济和社会权利。我期待从中国的对话者们了解中国宪法和国内法如何保障诸如此类的人权,这些人权如何在政府政策中制度化,以及中国公民目前拥有哪些行使这些人权的渠道、从而向国家不落实权利的行为问责。”

特别报告员将于访问结束时,即8月23日下午4点在联合国大会厅(北京市亮马河南路2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他的初步意见和建议。特别报告员的结束访问声明和新闻稿将以英文版和中文版发布。特别报告员将于2017年6月向人权理事会呈交最终报告。

菲利普·奥尔斯顿教授(澳大利亚)在接受人权理事会任命后,从2014年6月起担任赤贫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他目前是纽约大学法学院约翰·诺顿·波莫洛伊(John Norton Pomeroy)法学教授。奥尔斯顿先生曾任联合国法外处决、即审即决或任意处决问题特别报告员,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千年发展目标问题特别顾问,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主席等多项职务。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www.ohchr.org/CH/Issues/Poverty/Pages/SRExtremePovertyIndex.aspx

特别报告员是人权理事会特别程序的组成部分。特别程序是联合国人权系统中最大的独立专家机构,是人权理事会在世界各地应对具体国别状况或专题问题的独立调查和监测机制的总称。特别程序专家在自愿的基础上工作;他们不是联合国员工,所做工作没有收入。他们独立于任何政府或组织,以个人身份行使职责。

联合国人权,国别页面—中国
http://www.ohchr.org/CH/Countries/AsiaRegion/Pages/CNIndex.aspx

更多信息和媒体请求请联系:
访问期间:孟珺女士(电话:+ 86 10 8532 0890 / 电子邮件: jun.meng@one.un.org
访问前后:只木纯子女士(电话:+ 41 22 917 9298 / 电子邮件: jtadaki@ohchr.org)或致函srextremepoverty@ohchr.org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