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讲话 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的讲话

2020年2月24日

关于妇女赋权与性别平等的“人权好故事”倡议

日内瓦,2020年2月24日

各位阁下、
同事们、
朋友们:

很高兴再一次和大家分享人权好故事。

一些鼓舞人心的报道告诉我们,尊重人权不仅仅是一个原则问题,而且会让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受益。

正如我们刚刚在视频中看到的那样,有一些故事值得记住,值得庆祝。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的通过标志着世界承认妇女权利 属于 人权。

这一观点如今看来毋庸置疑,但在25年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是向前迈出的有力一步,并从此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北京宣言》通过之前,社会对歧视妇女现象广泛容忍。

基于性别的暴力通常被视为是私人问题。

可预防的孕产妇死亡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

妇女赋权被视为一种政治选择,而不是人权法规定的法律义务。

但25年后,我们在全球的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几乎实现性别均等。

自2000年至2017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约38%。

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包括涉足那些曾只属于男性的职业领域。

140多个国家通过了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150多个国家制定了关于性骚扰的法律。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关于人类、地球与繁荣的全球行动计划,承认性别平等对于为所有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不可或缺。

所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进展。

我们必须珍视这些进展,同时如视频所指出的,我们还必须牢记:最初设定的目标尚未达成,但 必须 实现。

不仅如此,我们还正面临着对妇女权利和性别平等的抵制。

千百年来的歧视性叙述正在挑战已取得的进步和一个既定事实,即妇女对其身体的支配权事关权利和尊严。

我们必须破除这些阻挠,

继续向前推进。

在我们庆祝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北京宣言》25周年之际,我荣幸地对其承诺继续表示支持,并向杰出的妇女人权活动人士的努力致敬。

从民间社会和媒体界到议会和政府,那些人权维护者鼓舞人心的关于勇气、团结和愿景的故事令人振奋,现在我很高兴地和各位分享其中的一部分。

2019年,23岁的法图·贾洛(Toufah Jallow)以“我们的沉默是对他们的包庇”为口号,在冈比亚主导组织了首次反对强奸的妇女游行,妇女和男子走上街头对性暴力说不。

她激励了许多人,开启了一场类似于#我也是(#MeToo)运动的#我是法图(#IamToufah)运动。

人权高专办正与法图合作,使她反对性暴力的信息能被更多人知晓,确保受害者的声音得到倾听,并打击有罪不罚现象。

在坦桑尼亚,新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妇女人权维护者联盟在人权高专办的支持下成立。

2019年还有其他令人鼓舞的范例:

在爱尔兰和韩国等多个国家,我们在性和生殖健康及权利方面都看到了进步。

伊朗妇女几十年来首次获准在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对于解决仍然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这一进步虽小,但意义重大。

印度喀拉拉邦的妇女手牵手组成了一面象征反对歧视的人墙。

这条绵延385英里的人链是对阻止妇女和女童进入萨巴利马拉神庙的抗议,也是对印度妇女权利和宗教自由的维护。

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将跨性别从精神或行为障碍名单中移除,这是打击成见和歧视的重要一步,能够为全世界的跨性别者和性别多元化人群加快实现真正的全民健康覆盖。

博茨瓦纳和安哥拉将同性关系非刑罪化。

一股有力的呐喊已经传出智利响彻世界各国。

从墨西哥到希腊再到肯尼亚,“强奸犯就是你”(El violador eres túor The rapist is you)成为女权主义反对性暴力抗议活动的全球口号。
这也提醒了我们,妇女在世界范围内仍然面临挑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集体动员的力量。

亲爱的朋友们,

我很高兴此次活动重点关注妇女赋权问题。

实现性别平等的道路仍旧漫长。

在如今这样的时代,我们深知道路有多么艰难。

的确,我们可能经常会感到难以承受。

但人权好故事给我们带来希望。

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

好故事让我们相信《北京宣言》的共同愿景仍然存在,并推动世界各地人们前进。

好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可能性,让我们重新下定决心,并为我们指明前行的道路。

我们有责任不断分享这些故事。

我们要把故事说清楚,要让更多的人听到,

借助线上和线下。

我们必须表明,国际人权框架为人民服务。

我们需要明确,对任何人人权的侵犯都是对我们所有人权利的威胁。

人权是把我们连结在一起的纽带。

维护人权就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期待继续与各位合作,支持世界各地的人权好故事。

谢谢。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