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声明与讲话 人权理事会

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全球重启,“以人权为指导,恢复得更好”

2021年2月22日

English

2021年2月22日

尊敬的人权理事会主席,

高级专员女士,

各位阁下,

女士们、先生们,

人权是我们的血脉;它们把我们平等地联系在一起。

人权是我们的生命线;它们是化解紧张局势和打造持久和平的必由之路。

人权就在前线;它们是人人皆享尊严和机会的世界之基石,却每天都在遭受攻击。

人权理事会是应对各种人权挑战的全球中心。

我感谢各位从事这项重要工作,并欢迎所有会员国和民间社会参与其中。

一年前,我向你们发出了“人权行动呼吁”。

我们借用《世界人权宣言》原文用语,将这个以价值观为基础、以尊严为驱动力的呼吁定名为“最高愿望”。

这个短语提醒人们,确保人权既是必要之举,又是不断推进的持续性工作。

已有的成果很容易付诸东流。

四伏的危机有可能瞬间而至。

去年我们开会后不久,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

这场大流行病昭示我们人类大家庭乃至所有人权,包括公民、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权利,皆相互关联,彼此相通。

冠状病毒病疫情既加深了原有分歧、脆弱性和不平等,又撕开了新的裂痕,包括造成人权方面的断层。

我们看到侵犯人权行为形成恶性循环。

数亿家庭的生活被严重搅乱,人们失去工作,负载累累,收入骤减。

疫情尤其给妇女、少数群体、残疾人、难民、老人、移民和土著人民造成严重损失。

性别平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倒退了多年。

极端贫困率几十年来首次上升。

年轻人在苦苦挣扎,他们失去了学业,获得技术的机会往往也十分有限。

最近令人感到义愤的是,疫苗接种工作未能确保公平。

到目前为止,10个国家使用的冠状病毒病疫苗居然占了疫苗总数的75%。

疫苗公平就是维护人权。疫苗民族主义就是罔顾人权。

疫苗必须成为全球公共产品,让所有人都用得上、用得起。

冠状病毒还殃及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进一步压缩了公民空间。

一些国家当局以疫情为借口,采取高压安全对策和紧急措施镇压异己,将行使基本自由定为犯罪,压制独立报道,限制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人权维护者、记者、律师、政治活动人士乃至专业医护人员因批评政府的抗疫举措或不作为而被拘留、起诉并受到恐吓和监视。

疫情相关限制被用来颠覆选举进程,削弱反对派的话语权和压制批评。

冠状病毒病救命信息的获取渠道有时被某些人包括当权者隐瞒,而致命错误信息则被放大。

冠状病毒病的“信息疫情”引发了人们对数字平台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以及数据的使用和滥用情况更普遍的担忧。

我们的大量个人信息被收集汇总,但我们却根本没有进入这个数据库的钥匙。

我们不知道这些信息如何收集,由谁收集,也不知道收集的目的。

这些数据被用于商业用途,包括广告、营销和提高公司利润。

行为模式被作为商品,像期货合约一样出售。

这造就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全新行业,为财富日益集中和不平等推波助澜。

我们的数据还被用来塑造和操纵我们的认知,而我们却毫无察觉。

政府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控制本国公民的行为,侵犯个人或群体的人权。

所有这些都不是科幻小说,也不是对22世纪非理想化社会的预测。

这些情况就发生在此时此地。对此需要进行认真的讨论。

我们已经制定了数字合作路线图,以期找到前进方向。

我敦促所有会员国将人权置于数字技术开发和使用监管框架和立法的核心位置。

我们需要一个安全、公平和开放且不侵犯隐私或尊严的数字未来。

各位阁下,

“人权行动呼吁”是推进联合国最重要工作的一个综合性框架。该工作的范围既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气候行动,也包括保障基本自由、维护性别平等,还包括保护公民空间、确保数字技术成为行善的工具。

今天,我要向大家表达对于加大力度将“人权行动呼吁”付诸实施的紧迫感。

我想把重点放在两个领域,因为这两个领域亟需采取行动,同时又存在极其庞大艰巨的挑战。

其一是如何消灭种族主义、歧视、仇外行为的瘟疫。

其二是如何铲除性别不平等这个最普遍的侵犯人权行为。

加重这些恶行的因素是世界上不公正现象的两个最深远根源:几个世纪的殖民主义遗产、几千年来顽固不变的重男轻女做法。

种族主义与性别不平等如影随从,这一点也显而易见。二者最恶劣的影响见于少数种族和少数民族妇女所遭受的重重歧视之中。

煽动种族主义、鼓动反犹太主义、散布反穆斯林偏见、对一些占少数的基督徒群体实施暴力、仇视同性恋、仇外、厌女,凡此种种都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些现象只是变得更加公开、更容易引发了,而且蔓延到了全球。

当我们允许诋毁任何一个人时,就为妖魔化所有人开了先例。

各位阁下,

腐朽的种族主义思维正在侵蚀公共机构、社会结构、日常生活。这种侵蚀有时是无形的、隐蔽的。

我感到高兴的是,人们在全球争取种族正义的斗争中日益觉醒,奋起抗击贬低和忽视他人的行为,而且领头抗争者往往是妇女和青年。

正如这些领头人所强调的那样,此事任重道远。

我赞扬人权理事会决定就系统性种族主义、问责与补救、对反种族主义和平抗议的反应等方面情况进行报告,同时我也期待相关方采取具体行动。

我们对于死灰复燃的新纳粹主义、白人至上主义、出于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动机的恐怖主义,也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这些基于仇恨的运动所造成的危险正与日俱增。

我们必须指明这些运动的性质:白人至上运动和新纳粹运动不仅仅是国内恐怖主义威胁。

它们正在成为跨国威胁。

此类团体和其他类似团体借大流行病之机煽动社会极端化、用政治及文化手段蛊惑人心,以求扩大其成员队伍。

当前,这些极端主义运动在几个国家对内部安全形成了头号威胁。

某些个人和团体正在掀起一场仇恨活动狂潮,包括在国内外的网站上筹集资金、招募人员、传播理念,还包括前往国外搭伙训练、相互交流仇恨意识。

一些身居要职者竟然多次给这类仇恨团体呐喊助威。这在不久之前还是令人难以想象的现象。

为了战胜这个日益严重的威胁,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开展协调一致的行动。

各位阁下,

我们还必须特别重视维护少数群体的权利,因为他们中许多人在世界各地受到威胁。

少数族群是各国丰富文化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人类福祉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同样离不开族群的多样性。

然而,当前不仅存在各种形式的歧视,还有人企图以同化政策抹去少数族群的文化特性与宗教特性。

当少数族群的文化、语言、信仰受到攻击时,我们所有人都是受损害者。

在当局打着安全的幌子怀疑某些群体的全体成员时,我们所有人都是受威胁者。

这些举动注定适得其反。

我们必须继续推动实施相关政策,做到充分尊重人权以及宗教特性、文化特性、独特的人文特性。

我们同时还必须创造条件,使每个族群都感到自己是整个社会完完全全的一份子。

各位阁下,

性别不平等的普遍程度没有哪个人权苦难可与之相比。

冠状病毒病大流行进一步加剧了对妇女和女童根深蒂固的歧视。

这场危机对女性的影响尤其严重。

大多数重要的一线工作人员是女性,其中许多人来自种族和族裔上受到边缘化的群体,处于经济阶梯的最底层。

家庭照护方面增加的负担大多由女性承担。

从网上虐待到家庭暴力、贩运、性剥削和童婚,各种形式的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急剧增加。

女性失业率更高,陷入贫困的人数更多。

而除此之外由于收入较低、工资存在差距以及一生中获得机会、资源和保护较少,她们的社会经济状况本就已经很脆弱。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世代受到排斥的结果。

归根结底是一个权力问题。

一个由男性主导的世界和男性主导的文化将产生以男性为主的结果。

与此同时,抗击疫情的工作也凸显了女性领导力的威力和效果。

女性生活得如何可能是衡量整个社会健康状况最准确的晴雨表之一。

一个社会如何对待自己的一半人口,是它如何对待其他人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的权利是密不可分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作为一名自豪的女权主义者兑现了自己关于在联合国领导层中实现性别均等的承诺。

我已将性别平等作为整个联合国的一个首要优先事项。

这并不只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机构的责任。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包容、可信、有效的国际组织,所有人都要承担这项工作。

我决心开展更多工作。

联合国“人权行动呼吁”的一个专门重点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废除所有歧视性法律。

并通过采取雄心勃勃的行动,包括使用配额等暂行特别措施,在每个部门和每个层级实现妇女的平等参与和代表权。

实现这一权利将使我们所有人受益。

人为问题(我是有意选择这个词的)使我们有机会以人为方式加以解决。

但只有通过共同的领导和决策,以及平等参与的权利,才能找到这些解决办法。

各位阁下,

全球每个角落都在遭受侵犯人权之苦。

当然,有一些国家的情况极其令人担忧,其中一些情况还旷日持久。正是在这个方面,人权理事会及其机制对于提高认识、保护人民、保持对话、寻找解决办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今天所概述的各项挑战非常明显地反映在一个国家,那就是缅甸。我感谢人权理事会最近及时关注该国局势。

我们看到民主遭到破坏,野蛮使用武力,人们被任意逮捕、受到各种形式的镇压;公民空间遭到限制;民间社会受到攻击;发生了严重侵犯少数族裔的行为而不受追究,包括对罗兴亚人实施了名副其实的族裔清洗。此类行为不胜枚举。

这一切汇聚成了一场十足的动乱风暴。

今天,我呼吁缅甸军方立即停止镇压,释放囚犯,停止暴力,尊重人权和人民在最近的选举中所表达的意愿。

政变在当今世界没有立足之地。

我欢迎人权理事会的决议,并承诺落实理事会的要求,同时表达我对缅甸人民追求民主、和平、人权和法治的全力支持。

各位阁下,

世界各地的人们仰赖我们保障和保护他们的权利。

在疫情使人权问题成为焦点的同时,恢复工作也使我们有机会形成势能,推动变革。

此时此刻,我们必须重启、重塑、重建!我们必须在人人享有人权和人类尊严的前提下恢复得更好。

我相信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共同努力,就能实现这个目标。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