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新闻稿 特别程序

中非共和国:高级别特派团呼吁为境内流离失所者和弱势社区提供更多的准入和保护

中非共和国 / 境内流离失所者:高级别特派团

2015年2月16日

班吉/日内瓦(2015年2月16日)——一个高级别特派团结束了对中非共和国为期五天的访问,注意到人们遭受的苦难,并呼吁对弱势社区提供更多的准入和更好的保护。

联合国紧急救济副协调员康京和(Kyung-Wha Kang)、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查洛卡·贝亚尼(Chaloka Beyani)和欧盟委员会人道主义援助和公民保护部行动主任让-路易斯·德·布劳威尔(Jean-Louis de Brouwer)对班巴里(Bambari)、雅洛凯(Yaloke)、姆波科(Mpoko)和班吉PK5区进行了访问,亲眼见证了受当前危机直接影响者的恐怖生活条件。

自从一年多以前冲突爆发以来,事态已经出现了许多变化。最糟糕的情况得以避免。然而尽管人道主义行动有了明显加强,对援助的需求依然极高。

超过270万中非共和国人需要借由各种形式的外部帮助维生。约50万人依然流离失所。其中许多人,特别是某些受困于持续暴力的少数群体,他们的境况愈加危险而绝望。

危机已变得更加复杂,已成为多层次的冲突。武装组织正在分化为大量团伙,导致了普遍的盗匪行为。弱势平民的境况变得愈加难以应对,并充斥着导致暴力恶化的流言和政治操纵。

“与所有社区开展更好的、更可靠的交流是解决这种深度恐惧和不信任状况的关键。”联合国紧急救济副协调员康女士明确表示。

康女士对许多小型少数群体和流离失所平民的命运深表关切,他们受到这种日益复杂局势的阻碍,难以回归正常而有尊严的生活。针对滞留在班吉姆波科机场安置点的境内流离失所者,人道主义人员正致力于和当局合作,基于其知情而自愿的决定寻求替代解决办法。

班吉论坛的公众磋商在其他方面的努力值得称道,但对于受困于明显被划定界限的社区和贝贝拉蒂(Berberati)等其他城镇的穆斯林少数群体而言,他们的参与似乎十分遥远,而其重新融入国内社会和经济结构也只是非常渺茫的想法。

对于被困在雅洛凯等地冲突中的富拉尼游牧民而言,他们的独特生活方式正受到威胁,并在飞地的恶劣状况中逐渐消亡。

“所有这些群体可能在回归正常生活上面临着不同的长期挑战,但他们都受到一种共同的短期限制:对不安全的巨大恐惧,这让他们无法回到自己的社区、重新投入经济活动或开始传统的移徙。”康女士指出。对平民的袭击和勒索十分普遍,包括性和性别暴力以及强迫征召儿童进入武装组织。

这类弱势群体需要立即得到保护。过渡政府的首要责任就是保护其人民。人道主义伙伴依然可以做出更多努力,指明最弱势的群体,支持地方和宗教当局以及民间社会提供适足的服务和保护,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在国际部队的支持下,国家警察和宪兵必须在该国更多地点提供更为有效的安全措施。

“暴力和战乱必须停止。”康女士说。她呼吁所有武装组织立即停止攻击和掠夺平民:“只有当和平与安全回到中非共和国各地,人们才会感到拥有力量,重新投入生活。”

在和过渡政府高级官员、宗教与社区领袖以及流离失所者的讨论中,促进和恢复社会凝聚力的需求得到了重点强调。在各个宗派与族裔间恢复信任并解决冤屈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即权利平等。

联合国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贝亚尼先生强调,“所有中非人必须享有同样的权利,包括所有人的行动自由。这也适用于所有流离失所的人群。不应该阻止任何人在国内迁移和出入境。人们有权自主选择最适合其需求和状况的解决办法,他们的选择必须得到支持和尊重。”这也会对恢复社会凝聚力做出很大贡献。

贝亚尼先生忆及,中非共和国是最早签署关于境内流离失所者的《坎帕拉公约》的国家之一。他也对境内流离失所国家政策的制定表示欢迎,并鼓励当局将《公约》转变为解决境内流离失所者问题的实际对策。

在人道主义行动问题上,人道主义援助和公民保护部行动主任让-路易斯·德·布劳威尔证实了欧盟对过渡进程的持续支持及其对解决当前人道主义需求并缓解人民苦难的承诺。他重申,援助为按需分配,不论宗教、政治或族裔归属如何。

“人道主义组织会在这里帮助每个人、每个需要援助的人。在此过程中,人道主义工作者冒着很大的风险。因此,确保接触到有需求的人群并保证人道主义空间十分关键,从而保持救援组织独立运作的能力。”

高级别特派团还指出了另一个关键原则,需要在当前背景下将其恢复:这就是从平民中区分战斗人员和武装分子的绝对必要性。在所有走访的安置点、营地和飞地都有武装组织的存在,他们任意地混迹于社区中,这威胁到对境内流离失所者的保护。代表团强调,务必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境内流离失所者营地和安置点的民事本质。

最后,三名代表团成员重申了人道主义组织、联合国和人道主义援助和公民保护部对中非人民与国家当局的承诺。他们会把从官员和弱势群体处得到的信息带回各自的总部,并确保人道主义社区与发展伙伴的行动会相互联系。

特派团指出,务必要更加重视重建恢复力,这也将成为共同合作的重点,而且绝不仅限于当前过渡期。

“我们将继续为最弱势群体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并与更广泛的国际社会合作,帮助中非人民带来和平,为长久的和平创造动力。”康女士总结道。

查洛卡·贝亚尼现任伦敦政经学院国际法教授。他于2010年9月被人权理事会任命为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作为特别报告员,他独立于任何政府或组织,以个人身份行使职责。

更多信息请访问:
联合国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http://www.ohchr.org/CH/Issues/IDPersons/Pages/IDPersonsIndex.aspx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http://www.unocha.org/

欧洲联盟委员会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公民保护部:http://ec.europa.eu/echo/

联合国《关于境内流离失所问题的指导原则》:http://www.ohchr.org/CH/Issues/IDPersons/Pages/Standards.aspx

联合国人权,国别页面——中非共和国:http://www.ohchr.org/CH/countries/AfricaRegion/Pages/CFIndex.aspx

更多信息和媒体请求请联系哈瑞特·赫斯特女士(Harriet Hirst,+41 22 917 9172 / idp@ohchr.org

与其他联合国独立专家相关的媒体请求请联系: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传媒科萨维耶·塞拉亚(Xabier Celaya,+ 41 22 917 9383 / xcelaya@ohchr.org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