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19冠状病毒病

人权理事会与独立专家讨论2019冠状病毒病

2020年4月30日

自世界卫生组织于3月11日宣布2019冠状病毒病为全球性流行病以来,全世界领导人、卫生专家、社区活动人士以及普通公民都坚定地发表意见,让公众时刻了解最新疫情发展,宣布国家政策,并就如何应对改变生活的病毒影响提供建议。

除以上实时发表的各种意见,人权理事会独立专家,即特别程序任务负责人,一直在采取各种与疫情相关的举措,包括不断发表声明,就该病毒对人的权利所造成的影响,既提出严厉警告,又表达一定程度的乐观态度。

在由47个成员组成的理事会今天举办的"虚拟对话"上,特别程序协调委员会主席阿尼塔·拉玛斯特里( Anita Ramasastry)和成员代纽斯·普拉斯(Dainius Pūras)代表现任80名任务负责人发言,再次紧急呼吁各国和决策者确保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政策与人权紧密结合,同时强调这场危机在人权方面的多重影响。

理事会主席伊丽莎白·蒂希-菲斯尔伯格表示:“数周以来的情况已经表明,新冠状病毒危机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到所有类型的人权。这些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获得适当住房、清洁水和卫生设施、食物、信息的权利,集会自由,妇女权利,儿童权利,尤其是所有弱势群体的权利。”

自危机开始后,常被称为理事会耳目的特别程序迄今已发表了45份新闻声明,并向各国发出了29份直接信函,突出指出这一大流行病与人权的种种联系,强调需要克服不平等和歧视。

同时担任工商业与人权工作组成员的拉玛斯特里(Ramasastry)女士表示:“在我们所有的调查结果和建议中,任务负责人都认识到2019冠状病毒病前所未有的特质,挑战和风险也随之而来的。我们特别关注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福祉而采取的非常措施需要遵循的条件。”

这些人权专家采取的举措包括发出“一般性呼吁”,强调“人人有权接受拯救生命的干预措施”,并重申在应对这一全球危机的过程中必须解决所有人权问题。健康权特别报告员普拉斯( Pūras)先生3月26日带头发出呼吁,强调不能仅靠公共卫生和紧急措施来解决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此举得到60余名任务负责人的支持。

普拉斯先生表示:“生物医学的发展对于实现健康权至关重要。 但人权也同样重要”。他还指出:“所有政策均需采用不歧视、参与、赋权和问责的原则。 这是有效控制疫情的方法”。

约40个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参加了今天的虚拟会议,强调需要优先为最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服务,强调病毒给世界各地社区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各个社区合力应对这一流行病后产生的许多良好做法。

蒂希-菲斯尔伯格大使指出: “尽管2019冠状病毒病危机在世界不同地区造成了灾难性影响,但实际上也引发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充满团结和勇气的故事”。理事会主席援引了免除房租和免予驱逐、改善获得水和卫生设施的条件、加强应对家庭暴力和释放被拘留者等实例。

赞扬特别程序、高级专员办事处和更广泛的人权理事会在帮助各国克服人权挑战方面发挥的宝贵作用的同时,几名与会者指出,近几个月,由于当前的危机,这些挑战的规模大幅度增加。

蒂希-菲斯尔伯格大使在会议结束时表示:“人权不是奢侈品。 本次疫情不仅是一场健康危机,也是一场人权危机。 这场危机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团结一致战胜挑战的机会。”

2020年4月30日

该页的其他语文版本: